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6日
泌阳县
手工粉丝铺就致富“新丝路”
  本报讯(记者 方 祥 通讯员李振祥)近日,走进泌阳县马谷田镇田庄村朱永礼粉丝加工厂,一根根晶莹剔透、细长顺滑的红薯粉丝整整齐齐地铺满了厂外的晾晒架,微风吹来,散发出一阵阵清香。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穿梭在设备间,有条不紊地完成清洗、磨粉、蒸粉、刨丝、晾晒等工序,一个个热闹忙碌的小场景拼成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我们村有制作红薯粉丝的传统,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红薯制粉条,而且红薯产量多、口味香甜、品质也好。我们是通过收购本地新鲜红薯为原料,既保证品质,又能给村民带来一定的收入。加工好的红薯粉丝色泽透明、爽滑韧劲且营养丰富,一般100斤红薯出10斤粉丝,是真正的纯天然健康食品。制作过程中的废料红薯渣晒干后还可以当饲料卖,收入也是很可观的。”田庄村负责人说。
  “我们制作的粉丝因为质量上有保障、味道纯正,每年都不愁卖。”制作粉丝20多年的朱永礼说,“我今年种了12亩红薯制作成粉丝出售,有不少收入呢。”
  “在这里帮忙离家近,可以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每个月能挣2000元左右,而且自己种的红薯可以卖给村里,一年能增加不少收入。”一旁清洗红薯的村民笑着说。该粉丝加工厂的带农益农作用明显,目前已吸纳10多名村民参与加工制作工作。
  现在,田庄村粉丝产业实现了点“薯”成金,走出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小红薯变成了强村富民的“红果子”、小粉丝变成了乡村振兴的“金丝”。“我们将继续深耕‘一村一品’,持续向规模化和品牌化的方向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目前,全镇种植红薯8000多亩,有制作粉丝的手艺人上百人。”马谷田镇有关负责人说。
  泌阳县属于浅山丘陵区,气候、土地都适宜种植红薯,特别是马谷田镇和郭集镇,红薯种植较为集中。近年来,该县坚持把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之举,把红薯种植和加工确立为“一村一品”特色农业,采取“村集体+农户+深加工”模式,由村集体联合创办红薯生产、加工企业,积极鼓励引导群众把红薯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我们将通过乡村振兴示范园做大做强红薯产业,打造粉丝品牌,实行统一工序、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销售,提升红薯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泌阳县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