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2日
东汉临淮城

□ 孟庆群


  东汉临淮城,位于正阳县城南40公里的淮河北岸——皮店乡朱店村,因南临淮水(淮河)而得名。民国《重修正阳县志》载: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春正月,封子刘衡为临淮公,始建城。唐封李光弼为临淮王,城尚存。按今尚存废城残垣考证,城毁当在元明之际。
  刘衡爱莲花,城池皆种莲,时称“莲花太子”至今犹传。现正阳县陡沟镇有一汉墓,当地人称“莲花太子”墓。
  临淮城南临淮河,城南有龚湾渡口,古为淮河渡口。其旁至今有清乾隆年间御批修龚湾淮河渡口的碑记。遗址南距淮河1000米,西距夏小庄约700米,东距朱小寨500米,北距姚庄100米。古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800米,城垣土基高出地面2米~3米,面积0.8平方公里。城南现存两个莲花湖,一为东湖(约100亩),另一为西湖(约160亩)。两湖深约2米。今西湖夏秋季节仍碧荷满湖。20世纪60年代,群众挖塘泥作肥料时发现湖底布满大方砖,两个湖之间有高约1米的暗渠相通。
  城内原有临淮寺,寺内古柏森茂。城址现为耕地,雨后常发现铜箭头、铜币、铜镜和残陶碎片等,大砖、大瓦也随处可见。临淮城对于研究东汉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城市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1983年4月,临淮城遗址被正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汉末年,多地发生农民起义,而王莽篡汉改制造成的混乱更加速了大起义的爆发。西汉宗室痛恨王莽篡位,侵夺了他们的利益特权。刘秀率宾客数千人起兵于南阳,与先起兵的哥哥刘縯会合,后与新市兵会合,在昆阳与王莽军大战,以少胜多,大败王莽军。这就是著名的昆阳之战。汉室后裔刘秀窃取了农民起义成果,于公元25年在鄗(hào)城(今河北省柏乡县)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为建武,大封功臣。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刘秀封其子刘衡为临淮公,封地为临淮城。那么刘秀为什么要封自己的儿子为临淮公,赏赐封地临淮城呢?原因有四:
  一、淮河流域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淮河介于黄河与长江两大河流之间,是我国重要的南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界线。历史上的淮河流域,气候温和,水网密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淮河文明,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封地临淮城乃鱼米之乡,膏粱丰腴之地,有赛过江南之美誉。
  二、淮河流域的农业发达。淮河流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古代淮河两岸的农田灌溉便利,农业生产发达,是重要的粮仓之一。渔业和畜牧业也相当发达,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结构,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淮河流域的文化和科技创新也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淮河流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各种文化的交融,孕育了流域人民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春秋时期开挖的陈蔡运河就是科技创新的体现。
  四、临淮城所在地是当时淮河北岸的重要交通要道、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由此可见,东汉光武帝刘秀封子刘衡于此,是深思熟虑的。
  刘衡自获临淮公赏封之后,就开始在其封地修建临淮城。他将这里打造成巩固东汉王朝的一个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一座独具特色的城郭堡垒。不仅能彰显其地位显赫,更能见证他有治理一方的守土能力。
  古临淮城面积不大,但是城内建筑设计精巧别致,既气势宏伟,又古朴典雅。明人张执中咏《古临淮城》:“片石犹能识旧踪,寒芜漠漠晚烟重。曾经歌舞长淮水,不记年时古寺松。敬塔入云风月朗,断碑湿雨鲜苔封。犹闻白狗梁时戍,朝草年年织翠茸。”城内有两大景点,一是有一座临淮寺。寺内古柏森茂,晨钟暮鼓,是当时封地内子民顶礼膜拜的心灵之所。明人张措咏《临淮古柏》:“皱尽霜皮干十围,苍颜无改市朝非。只应相伴长淮水,终古涛声送落辉。”二是有莲花湖。这是临淮公刘衡的心灵寄托。他独爱莲花,时称“莲花太子”。明人张拔咏《莲花池》:“临淮遗址半蒿莱,池水涟漪一鉴开。白露自秋烟月晚,曾无人唱采莲来。”
  据传,“莲花太子”临淮公,由于酷爱莲花,所以在选择王妃时,也注重品质高洁、超凡脱俗的女子。自古临淮出美女。时有封地临淮城郊有一户人家,家中有一女待字闺中,平时也酷爱莲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美人佳语誉乡邻,惊动了“莲花太子”,于是刘衡即遣亲信巡访,得知“莲花姑娘”就在临淮城封地时,大喜。遂修书一封,邀“莲花姑娘”进城赏莲花,吟诗作赋。刘衡有诗:采莲东湖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花姑娘对曰:莲花结莲子,低头送温柔。心清示莲品,花开蒂莲熟。自此,二人心灵相通渐生爱慕。
  在一个莲花盛开的日子,二人喜结连理。尔后,临淮公便赐“莲花姑娘”家人朱姓,世居朱店村,良田百顷。至今,朱店村朱姓人自然村颇多,有朱店、朱湾、朱上庄、朱小庄、朱小寨,邻村有朱夹道、小朱庄等。
  当地人把“莲花太子”“莲花姑娘”作为自己的楷模,村村寨寨种莲花。朱店村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莲花之村”。现在,淮河两岸的村民都喜欢种植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