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高 静 赵海洋)“您好,检察官,我这段时间在学习修车,本周的帮教课堂需要请假,晚上下班后我会找社工老师补课,望批准。”近日,驿城区人民检察院“驿城未检成长营”帮教微信群收到了一条来自涉案帮教对象小明(化名)的请假信息。
2022年9月,涉案未成年人小明通过网上的兼职群认识其上家并添加微信,了解到获取他人手机号和验证码可牟利,便在某短视频APP上以事先承诺给别人好处费、事后不兑现的方式,非法收买他人的手机号及验证码,再转手予以出售,违法所得共计11538元。
6月,该院对小明作出6个月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为帮助小明顺利回归社会,今年初,承办此案的检察官结合案件情况、社会调查、心理干预、精准帮教计划等报告,会同司法社工对小明进行一对一帮教。
在对小明帮教过程中,针对检察机关和司法社工向小明发放的“二十个我”的调查问卷上,检察官发现小明非常渴望“自己想有一技之长,最爱的是赛车”。
结合这一情况,检察官先后3次约谈小明,司法社工对其开展5次促膝谈心,并针对小明以前学习的汽车修理技术为他举办职业规划帮教课堂。
“检察机关帮我按下了人生‘重启键’,我一定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小明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