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9日
找准路子 突出特色 打造品牌
正阳县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 李玉荣)近日,在正阳县汝南埠镇岗头村村民孙鹏飞的金丝瓜晾储厂房内,一个个饱满的金丝瓜摆满了架子,煞是喜人。
  “今年,我种植的20多亩金丝瓜丰收,亩产5000多斤。”孙鹏飞一边给一大筐金丝瓜过秤一边说,“现在每天都有人订货,这些金丝瓜好好保存可以卖到明年春节,价钱也会越来越高。”
  金丝瓜是当地的稀有瓜菜品种。自幼生活在汝南埠镇的孙鹏飞,2009年开始种植金丝瓜,最多时种植50多亩,深受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正阳县着力构建“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在王勿桥乡新丰村的西瓜种植基地,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绿油油的西瓜藤上结满了又大又圆的“麒麟”西瓜,瓜农正忙着采摘。“今年,西瓜长势好、产量高、味道美,这一车西瓜是给超市送的。”瓜农鲁鹏说,“今年,亩产在7000斤以上。”
  “西瓜种植基地建有200多座大棚。”新丰村党支部书记王小生介绍,新丰村在江苏、上海种植蔬菜和西瓜的村民较多,技术都十分过硬。新丰村建好西瓜种植基地后,吸引这些村民返乡种植蔬菜、西瓜等增收致富。同时,新丰村延伸产业链条,成立了正阳县帮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蔬菜脱水加工。
  在清源街道唐段庄社区玫瑰花种植基地,工人丁先两手飞快地采摘着玫瑰花。“采摘1斤的劳务费是1元。俺喜欢干这活儿,干起来开心。”丁先对记者说。
  唐段庄社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种植玫瑰500多亩,推动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走上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振兴之路。
  王勿桥乡王勿桥社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伏陈醋的酿制传统,发展食用醋产业,年产值达45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大林镇大林居委会利用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打造了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大林优质稻米品牌及“虾稻共作”模式,以产业效益提升促进农户增收致富;陡沟镇张湾村、隗湾村等地订单种植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陡沟黄姜”,埋进土地里的“金疙瘩”成为农户致富的法宝;熊寨镇毛集村成为蘑菇专业村,并建造了蘑菇产业园;铜钟镇闫庄村利用肉牛养殖的传统,全力打造肉牛养殖产业村……
  正阳县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掘更多农民致富新路径,打造了以正阳花生、肉牛、奶牛、三黄鸡、生猪、王勿桥伏陈醋、淮河新米、袁寨蛋鸡、雷寨粉条等特色产业。这些产业不仅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