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由
一块电池,能对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多大效益?记者近日在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找到了答案。
配料、涂布、制片、卷绕、装配、注液、预冲、分容、包装……走进鹏辉电源生产车间,目之所及是机器手臂上下挥舞,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场景令人震撼。
“目前,年产5亿安时的锂离子电池、25亿瓦时的动力型锂电子电池及10亿安时的动力储能电池生产规模已经形成。”该公司行政专员刘霄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扩大产能,企业新投资的大圆柱锂离子电池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据了解,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税收0.6亿元。
落户驻马店伊始,鹏辉电源的管理团队就深知,只有紧抓科技创新,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总公司带领我们通过深入研究电芯材料体系,不断追求储能技术的极致安全性、能效性和长循环,长期在材料、工艺、结构设计和模块构建方面构建起深厚的技术‘护城河’。”该公司总经理贾晓盼说。
据介绍,鹏辉电源生产的“18650”圆柱电池对标国际标准,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次。目前,“18650”型号电池日产量达60万只,相当于近5000辆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需求量。根据应用领域和需求,小电池经过PACK模组包装蕴含大能量,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储能电站、通信电站等提供强大动能。
不仅如此,鹏辉电源还针对市场推出“40135”系列大圆柱电池,采用无极耳结构、磷酸铁锂低温超导和全周期动态均衡技术,具备超强动力、超长续航、宽温程使用等优异性能,适用于便携储能、户用储能等领域。
向“新”求质,蓄势赋能。有了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才有产业集群的“升级扩容”,也为驻马店着力构建“邻居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区就有产业链”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鹏辉电源同频共振,落户遂平县的河南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智能隔膜、高强度隔膜、异形材质高安全性隔膜等产品也广受市场青睐。
正在高新区建设的中原高效储能产业园,建成后能带动正负极材料、集装箱等相关配套企业入驻。
汝南县结合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基础,着力在锂电池材料、电池隔膜、锂电池回收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持续壮大。
从“一块电池”到“一个集群”,这背后是从承接龙头企业产业转移到逐步延链补链强链、从域外科创成果本地转化到逐步推进本地研发、从“筑巢引凤栖”到“花开蝶自来”……
当前的天中大地,新质生产力的幼苗已然扎根发芽,天中儿女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培育它,让它“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