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8日
巧念“养牛经”奔向致富路
  本报记者 许 静
  “大家好,我是健杰养牛场的小康,我为我的牛场代言。”“90后”返乡创业青年在抖音上为自己的牛场宣传,直播间收获了无数粉丝,纷纷为他点赞。他就是西平县二郎镇的河南健杰综合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建波。
  在他看来,“电商+直播”让西平县的畜牧产品登上“云端”飞向全国各地,激活了市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6月25日,记者走进河南健杰综合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在金色的阳光下,1200头身形健硕、骨骼粗壮、充满生机的肉牛正在享用饲料。康建波兴奋地说:“我刚从内蒙古买了380头小牛回来。这不,还有一匹赛马,等我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了,大家可以骑着马游玩。”
  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15日,规划占地100亩,主要从事专业肉牛养殖,可带动周边村庄农作物秸秆大量回收利用,据估算约9000亩地的农作物秸秆可供企业肉牛粗饲料食用,能够加快种植和养殖结合循环发展。作为一个在外务工返乡创业的“90后”,康建波说:“在外务工,家乡的山水、故乡的父母是永远放不下的牵挂。因此,我积攒了20万元后,选择了回乡创业。”头脑灵活的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利用西平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养牛业。
  农村天地大有作为。创业不能靠空想,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创业时的启动资金,一部分是自己多年的积蓄,一部分是村民的入股。抱团发展养牛业,年底参与分红让部分村民尝到甜头,愿意入股的村民越来越多,牛场发展越来越壮大,康建波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养牛达人。
  康建波说:“养牛也有技巧,精养、细养、养好品种的牛,才能真正增收。”今年行情低迷,为了不让养殖户失去信心,康建波创新思维,推出大牛换小牛、小牛养大回收模式。他带动周边农户在家养殖,低价卖出小牛,养大出栏高于市场价格500元回收并大胆承诺保证,购牛后15天应急期包退换,为每个购买小牛的农户建立购牛档案,并提供跟踪服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农户在照顾好家庭的情况下做好副业,同时让周边群众在家养牛无忧。
  巧念“养牛经”,奔向致富路。作为“90后”,康建波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二郎镇上开设健杰养牛场批发直营店,并借助抖音平台,为自己的直营店代言,推出家喻户晓的牛头宴,并陆续推出手抓牛蹄、麻辣牛杂等特色菜系。
  “养殖工作需要天天跟牛粪打交道,有时候还要应对突发情况。”伴随着青贮发酵的味道,康建波拉草、扫圈,不停忙碌着。西平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秸秆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抓住种好粮、养好牛这个致富“牛鼻子”,推动农牧循环、绿色发展协同共创。康建波说:“厂里肉牛养殖主要以周边农家的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有助于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从源头上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病根,让秸秆变废为宝,走出了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共赢的新路子。”
  随着路子越来越宽,康建波又养起了鸵鸟、驴、山羊等,还在菜园里种上了辣椒、黄瓜、甜瓜、西瓜。“现在都是尝试,将来还想打造旅游路线,让周边的孩子过来研学、游玩,让来买牛的人赏花、尝果。”康建波说。
  康建波头脑灵活,还关注了抖音达人“牛厂长”,主动向“牛厂长”学习取经。谈及未来发展,养牛经验丰富的康建波说:“现在开始养牛,年底就能赚钱。”
  兴一种产业,富一方百姓,活一方经济。今年以来,西平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以培育养殖户为重点,通过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助推肉牛养殖由分散养殖向集群发展转变,把肉牛产业做大做强,为群众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径。“西平县将继续培育规模化养殖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群众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注重养殖质量的提升,确保全县畜牧产业在质和量上实现双提升,为全面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保障。”该县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