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8日
心中的那份情
  □ 胡俊东
  已是耄耋之年的母亲,一直住在乡下老家,说住习惯了,上哪儿也不得劲儿。其实,我心里明白,老家的一砖一瓦都是母亲和父亲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那里有她割舍不掉的情感。
  沧桑的岁月早已染白了母亲的双鬓,饱经风霜的脸上略显疲惫。看着日渐老去的母亲,我的内心五味杂陈。
  母亲是一位性格温和而又勤俭持家的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未和父亲拌过嘴,一家人的生活在母亲的操劳下过得有滋有味、温馨幸福。
  虽说父亲在家里的时间不多,但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他。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做起了小生意。拉着架子车,备上干粮,去远方拉木炭、米、缸、烟叶、煤……凡是能够赚钱的小买卖,父亲都不辞辛苦地去做,往往一走就是十天半月,披星戴月、风餐露宿。那时候,我还小,并不知道什么是担心,只知道父亲回来了会给我们带好吃的。母亲就不一样了,除了每天操持家务之外,就是翘首以盼着父亲安全归来,然后下厨给父亲做好吃的。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听父亲讲他奇异的经历……后来,父亲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决心干一番事业,于是带领村里的几个人一起做起了粉条生意,先是到安徽临泉一带收购粉条,然后用汽车拉到湖北荆门一带贩卖。几年下来,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那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父亲挣的钱都交给母亲保管,从不过问,或许这就是一种信任吧。
  然而这样的幸福生活,随着父亲的突然离世戛然而止。1999年正月十六的那个夜晚,是我终生难忘的夜晚。那个夜晚,我失去了最亲的亲人,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恐惧,害怕到了极点,浑身颤抖不已。我的心仿佛被撕裂了一般,坠入了无比痛苦的深渊。母亲,一个弱女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没有哭天喊地,而是四处喊人料理父亲的后事。后来,我才知道母亲那时的心该是多么痛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我放学回家,总不见母亲的身影。邻居告诉我“你母亲又到你父亲坟上哭去了”。
  后来,我在城里买了房,让母亲随我到城里居住,可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怎么也不肯离开和父亲生活大半辈子的老宅。母亲在守护着内心深处割舍不掉的情感,我也不肯离老家较远的地方工作。我要守护着母亲,母亲在我就心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虽然我不知道岁月还能给母亲多少时间,但我知道母亲心中的那份情是亘古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