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张 萌
近日,漫步在确山县李新店镇,只见满眼文明新貌,一幅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这里徐徐铺开。这里有打响国家森林乡村品牌的王楼村、有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潘集村……一镇一村一美景,文明之花处处开。
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厚植乡村振兴之根。李新店镇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奠基工程,成立“一约四会”队伍13支,让村民在婚丧事务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去陋习,树新风,按照高标准设计、多功能服务的要求,推进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等阵地提档升级,使其成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精神文明、提振百姓精气神的有效载体,以此为抓手画好文明创建同心圆、凝聚乡村振兴向心力。
志愿服务践行价值观,铸造乡村振兴之魂。李新店镇依托全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将全镇文明实践站志愿者队伍整合,围绕宣传宣讲党的政策、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等方面开展90场文明实践活动,动员200多名志愿者参与,惠及群众3000多人次。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作为兼具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提供惠民服务等综合性宣传文化阵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用地方戏曲、乡间小调、身边榜样生动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寓教于乐、提供暖心服务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摒弃封建思想和守旧观念,培育良好的文明新风,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聚焦文明惠民共同整治,彰显乡村振兴之美。李新店镇紧扣人居环境美起来、乡风民风同步美、群众生活美美共主线,持续深化文明镇村创建,扎实开展“六美庭院”“十星级平安和谐家庭”“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等文明评选活动。同时,坚持把文明创建与治理“六清六乱”、农村道路升级亮化等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创建成果的温度,推动乡村从外在美向内在美的转型。
如今,浓浓的文明新风正吹拂在李新店镇的大地,绘就了一张景美人和的乡村新画卷,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为李新店镇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