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22日
“牛鼻子”撬动大产业
  本报记者 方 祥 通讯员 陈远志
  近日,泌阳县源食代夏南牛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养殖5000头肉牛智慧牧场项目在郭集镇刘安村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全县夏南牛产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面积116.988 亩,建筑面积 64848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8亿元,计划建设高标准化牛舍25栋,可容纳1万头牛,是今年泌阳县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全部投产后,可以带动周边群众100多人就业。此外,该项目新建的牛舍将采用物联网技术,屋顶铺设光伏面板,畜牧业与光伏发电实现完美结合。该项目的引进将进一步打造夏南牛原产地肉牛品牌,形成高质量肉牛的规模化、标准化供应基地,进而把优质的泌阳县夏南牛推向全国。
  泌阳县紧紧围绕把夏南牛全身都变成宝的最终目标,逐渐形成了集肉牛养殖、牧草种植、肉牛科研、生态养殖、屠宰分割、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冷链物流、产品开发、国际贸易于一体,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全县15万人从事与夏南牛有关的产业。2023年,夏南牛全产业链条收入150亿元。
  近年来,泌阳县通过提升种群品质、扩大养殖规模、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等途径做大做强夏南牛产业。
  着力提升种群品质。积极实施核心育种场搬迁工程,建设高档肉牛育肥中心,提纯扶壮、扩群繁育,培育优质高档肉牛;开工建设集夏南牛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夏南牛技术研发、系列产品开发、活畜电子交易、产品期货交易于一体的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的工程研发中心;积极开展夏南牛与日本和牛、安格司牛杂交利用工作,建立健全优质肉牛新体系,加大高档牛肉的产品开发力度,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着力扩大养殖规模。采取政府补贴扶持、优惠政策引导、派驻干部驻村帮扶、设置专项基金贷款扶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五项措施,实现夏南牛产业规模化发展,确保夏南牛规模养殖场和饲养数量在短期内有大幅度提升。比如,县财政每年列出2亿元发展基金、5000万元专项补贴资金和2000万元风险补偿金,用于规模养殖场以奖代补、夏南牛原种繁育场建设、高档肉牛研发、龙头企业扶持及新建肉牛规模养殖场补贴等。
  着力培育产业龙头。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拉长产业链条的同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用工等方面问题,为企业做大做强打好基础。支持企业进口活体肉牛和冰鲜肉,收购兼并国内、国外相关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总部,打造总部在泌阳、原料来自全国、产品销往全球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泌阳县充分发挥头部企业带动作用,依托中恒兴业集团,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累计投资82.4亿元,建设了占地2000亩的夏南牛产业园,先后入驻熟食生产、牛血制剂、皮革加工等项目12个,产品涵盖调理牛排、熟食产品、西式牛肉等300个品种,实现了牛肉中高端产品全覆盖。
  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加大夏南牛品牌策划包装、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力度,不断提升夏南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同时,着力完善肉牛交易体系、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直销、专柜等实体经营和“互联网+”等网络经营,拓宽产品外销市场空间,真正实现夏南牛由中国第一肉牛品种到第一肉牛品牌的提升。夏南牛牛肉及其产品入驻京东、天猫、苏宁等30家电商平台,成为其主要的生鲜类产品供应商和多个知名食品加工企业的核心原料供应商,牛肉产品曾创造在天猫等线上交易量全国第一的好成绩。
  “泌阳县将以打造中国牛城为契机,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全力做好夏南牛全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强夏南牛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县夏南牛存栏50万头,全产业链产值500亿元。”泌阳县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