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代廷伟 通讯员 黄 佩
近年来,随着传统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发生深刻变化,家庭矛盾增多、离婚率上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汝南县东官庄镇坚持把防范和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切入点,探索创新“一员一队三举措”工作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家庭“小稳”促进社会“大稳”、用家庭“小安”推动社会“大安”。
2022年,该镇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84起,挽救了13个处于破裂边缘的家庭,为72名妇女提供了法律服务、困难救助、就业培训,维护妇女权益57人次。
依托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东官庄镇选聘38名优秀妇女群众担任巾帼网格员,聚焦家庭暴力、婚恋情感、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重点领域,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及时了解群众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建立重点人群和家庭“一户一档”台账,真正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把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处置在基层、稳控在源头。
2023年,巾帼网格员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4件,其中婚姻家庭矛盾纠纷52件。
东官庄镇党委、镇政府立足农村男人外出务工、女人在家留守的现实,发挥女性善于沟通、富有亲和力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导辖区妇女参与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组建巾帼矛盾纠纷调解队,常态化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妇儿维权、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
巾帼矛盾纠纷调解队在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时,联合基层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民政、人社等部门,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全力推进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高效化解。同时,积极推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以案定补”激励机制,将人民调解“以案定补”经费10万元纳入预算,实现以“小资金”撬动“大和谐”。东官庄镇东官庄社区孙某在外经营树苗生意,因聚少离多且经营压力较大,导致郁结在心,不愿与妻子沟通交流。其妻子秦某误认为丈夫有了外遇,两人之间产生了隔阂,并发生矛盾。巾帼矛盾纠纷调解队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与夫妻二人讲道理、摆事实、谈感情,鼓励双方互相袒露心扉、沟通交流、消除误解。经过近3个月的不懈努力,这对面临离婚的夫妻最终和好如初,并成为全村带头致富的模范家庭。
东官庄镇政府成立佳和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由镇巾帼调解员、市人大代表邓香云每周坐班,为广大妇女和家庭提供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关系调试、修复等服务,积极调解家庭矛盾纠纷。在村(社区)成立以妇女干部和社会力量为主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室。在进行婚姻家庭矛盾调解过程中,巾帼调解员采取亲情唤醒、换位思考、心理疏导等方法与双方沟通,并大力宣讲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不断提升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确保矛盾不升级、民事不转刑,不断提升广大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该镇已搭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平台25个。
该镇组织开展镇、村妇联干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业务培训班,不断提升巾帼网格员、巾帼调解队业务能力和水平。结合“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禁毒宣传周、平安建设宣传月等活动,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进村组、进社区、进学校,在乡村微信工作群、反诈宣传群发布婚姻家庭、妇女维权、未成年人保护等信息。借助广播、会议、集市、文艺演出等方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100多场次,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努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同时,深化“平安家庭”创建,组织评选出100户镇级“平安家庭”。深入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和“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家庭文明新风,以家庭和美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加大对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治理力度,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目前,该镇已评选“好婆婆”“好媳妇”120户,纠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高价彩礼2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