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6日
历史上的“正阳八景”(并诗)
  □ 朱仁天
  古代常有“八景”之说,如著名的“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洞庭秋月”为“潇湘八景”之一、“灞桥风雪”是“关中八景”之一、“黄浦秋涛”是“沪上八景”之一,等等。正阳县虽为平原旷野,无名川大山之美,但在历史上同样有过“八景”。
  正阳八景,分别是道院龙池、禅林雁塔、横山晚照、淮水春澜、南龙古冈、朝元废观、板桥霜华、水港流清。与惯常的“八景”名称一样,每一景名皆为四字格,包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
  此八处景物为何合称“八景”?它们有何特别之处呢?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刊刻的《真阳县志》卷三《古迹》中,记载了“真阳八景”(即“正阳八景”)的景观详情:
  道院龙池。东岳庙后,遇旱投砖石将雨,所投悉涌出,相传有神物在其中。
  禅林雁塔。弥勒寺内,崔嵬千尺,迥出霄汉。
  横山晚照。晴空中夕阳微醺,灿若文锦,对之俗襟顿爽。
  淮水春澜。春涨时雪浪排空,为东南巨观。
  南龙古冈。有台七,望之累累然。明邑侯徐公霓均田经始于此,立石台上。
  朝元废观。建废莫考,止遗址一墟而已。故老传每春云秋月,有见仙人形影于烟雾中者。
  板桥霜华。唐温庭筠经此,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之句。
  水港流清。县南四十里,澄澈见底,游鱼历历可数。
  考其位置,道院龙池在今正阳县烈士陵园的位置。
  禅林雁塔在今正阳县文化广场。
  横山晚照在今确山县新安店镇顺山店村东的横山上,明清时期这里属于正阳、确山的交界地带。
  淮水春澜在正阳县南界的淮河上。
  南龙古冈在今正阳县真阳街道南龙冈社区,即真阳大道化肥厂家属院、李冢汉墓一带。所谓“有台七”,即七星台,也称慎子将军墓,今称李冢汉墓群,共有七座汉墓。2001年,因修公路对五号、六号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有铜器、铅器、铁器、石器、陶器等。2006年,李冢汉墓群被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朝元废观,据说在旧县城外,今址不详,或在今县城南关一带。
  板桥霜华,在今正阳县彭桥乡板桥村清水河桥的位置。至于唐代诗人温庭筠经此,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之句,则为牵强附会。温庭筠诗句实际出自《商山早行》,商山在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商镇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商山,有此诗。诗中“板桥”并非正阳县之板桥。
  水港流清在今正阳县铜钟镇清水河上。
  “正阳八景”的名称,今所见最早出自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的《真阳县志》。该志卷十《艺文志·诗集》中,分别有张玺、张璿、陈标为“八景”所作的八首诗。
  张玺,字国信,号松庵,直隶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监生,明正德七年(1512年)任真阳知县。其为人存心谨厚,遇事精敏。到任之初,真阳县残破不堪。县治、公署、学校、城郭等,已被流贼洗劫损毁,荡然一空。张玺带领众人朝夕经营,把县城修整一新。其为官宽严相济,体恤民间疾苦,安抚流离,深得人民爱戴,虽用民力而民不怨。曾自作诗云:“叼膺司牧治真阳,抚景其如倍感伤。前代旧规多剥落,国朝新制益开张。城池楼观新经画,贡赋差徭自度量。忠爱一心终不变,敢期民思颂甘棠。”张玺所作《真阳八景八首》如下:
  道院龙池
  玄门深处透灵湫,神物居中不计秋。
  大志务酬天下望,一声雷雨遍皇州。
  禅林雁塔
  公余乘兴访招提,坐对云林送夕晖。
  一塔耸然新笋立,碧霄真碍白云飞。
  横山晚照
  匹马行春过此山,省耕只待月明还。
  桑林颇喜民安堵,步武明时守令官。
  淮水春澜
  桐柏源头彻底清,桃花流水簟纹平。
  个中疑有金鳞在,好听春雷第一声。
  南龙古冈
  一带平冈接翠微,此名谁与立稀奇。
  循行故老多来说,时有青云顶上飞。
  朝元废观
  立马斜阳读古碑,古碑无字只苔莓。
  凄凉往事知多少,试看周原禾黍离。
  板桥霜华
  满天金气挟衣单,枫叶凝寒色正酣。
  谁报鸡鸣乘晓发,小桥霜重暂停骖。
  水港流清
  山中流水不知名,恬淡年年只自清。
  试问夷齐曾过否,也须款立一濯缨。
  张璿,字天器,明汝宁府信阳州罗山县(今信阳市罗山县)人,弘治辛酉科(1501年)举人,曾任安徽望江县儒学训导,署教谕。张璿与真阳县士人官员关系密切,应邀为真阳县题写了不少碑记与诗文,如《真武庙记》《龙王庙记》《义勇武安王庙记》《真阳县新建庙学记》《二子孝感诗》《题黄宪故址》,等等。张璿所作《真阳八景八首》如下:
  道院龙池
  巍然宫殿映山光,灵物其如此处藏。
  院宇鹤来仙侣降,湫泉龙喷雨花香。
  谁怜海上真蓬岛,我信人间古道场。
  天下苍生霖雨望,肯教终只卧南阳。
  禅林雁塔
  老僧卜胜建禅关,千古宗风振此间。
  云护山门苍柏老,雨迷苔藓断碑残。
  堂前说法天花坠,坛上看经贝叶翻。
  一塔凌霄名雁塔,题名多士与唐班。
  横山晚照
  推螺秀色枕碑塘,势入青冥隐夕阳。
  满地桑榆垂暮景,一林烟霭弄昏黄。
  斜留雁塔禅林影,半散龙池道院光。
  到此令人情兴逸,无边佳致入诗囊。
  淮水春澜
  昨夜天边宿雨收,长淮春水泊天浮。
  层层暖送桃花浪,细细香分杜若洲。
  鸥鹭往来常自适,鱼龙变化暂随流。
  发须已有潮宗势,不到沧溟志不休。
  南龙古冈
  盘旋起伏势如蛇,千载相传作县题。
  春草长来鳞甲动,野云笼处爪牙迷。
  名腾海宇声华远,秀拔乾坤造化奇。
  从此人才科甲盛,好从天上六龙飞。
  朝元废观
  事异时殊几代分,昔年遗迹至今屯。
  萧萧丹灶空余鼎,落落残碑不见文。
  春暖荒基云自锁,夕阳古木鸟犹闻。
  经过每感前朝事,犹有当时夜月存。
  板桥霜华
  狂风刮地卷尘沙,渐起寒威苦道赊。
  红锦一林枫老叶,黄金满地菊残花。
  鸡鸣茅店天将曙,马渡霜桥月正斜。
  名利役人真自苦,拂衣何日是安家。
  水港流清
  远接山冈近接田,澄澄一脉透渊泉。
  虹光长跨东西尾,鸭绿中涵上下天。
  雨过翠浮云影淡,夜深青映月明圆。
  闲来我亦缨斯濯,涤尽尘嚣一豁然。
  陈标,字立之,号龙冈,汝宁府真阳县(今正阳县)人,明弘治乙卯科(1495年)举人。为人谨厚简默,志操端耿。治理学问,砥砺品行,介然特立。不苟同于人,不诡随于时。曾任山西垣曲县令,临政勤敏,持守法度,凡事不苟,人称“廉静孤介之士”。与著名文学家何景明交好,何景明为其作有《送陈子令垣曲序》。陈标所作《真阳八景八首》如下:
  道院龙池
  一脉灵源不记年,只今犹在古祠前。
  云生墨窟神龙势,月漾清波玉兔圆。游士观泉穿柏径,道人泻水灌芝田。真阳黎庶知多少,咸仰威灵得自然。
  禅林雁塔八级浮屠挺碧空,风霜千古尚玲珑。云封宝顶藏金铎,日映瑶光射梵宫。粉笔直凌层汉表,玉簪倒插九霄中。登临几度犹堪拟,浑与星梯一样同。
  横山晚照慎城西去是横山,怪石悬萝不可攀。午日高升光亦少,夕阳西下影初还。老翁逆是黄昏后,稚子疑为清早间。昨晚东村看端的,分明全不类人寰。
  淮水春澜桐柏深渊昼夜流,桃花浪暖泊天浮。一条素练飞长在,万斛琼珠滚未休。欲化欲腾翻巨鲤,自来自去偶群鸥。试看浩瀚无穷势,好与沧溟共一俦。
  南龙古冈一陇南来绕慎阳,昔年人道古龙冈。低昂老势千年在,蟠屈真形百里长。两岸虽无青嶂耸,四时也有白云藏。太平民业司耕种,禾黍秋风满路香。
  朝元废观真阳城外是朝元,自是人间小洞天。遗迹有形三里地,古碑无字已千年。难寻铅汞烧丹室,不见胡麻种药田。料得烟霞更深处,也应还有旧神仙。
  板桥霜华溪流如带滚银涛,苇荻枯时水落漕。两岸人家茅屋小,一溪春水板桥高。鸡啼夜月明如昼,马踏寒霜滑似膏。来往人行倍惆怅,囊金不惜醉香醪。
  水港流清可爱东南一水津,涓涓彻底绝纤尘。临形俯视沉银汉,隔岸遥观跃锦鳞。客笑只输垂钓叟,渔歌偏称濯缨人。圣朝多少循良吏,几于水心一样同。
  此外,明嘉靖《真阳县志·艺文志》中还收录有何麟为“西岩八景”所作的八首诗。何麟,字仁甫,号崧岩,汝宁府真阳县(今正阳县)人,明嘉靖辛卯科(1531年)举人,曾任浙江湖州府通判,编撰有《真阳县志》十卷补遗一卷。西岩,即西严店,在正阳县东南,与信阳市息县接壤,明代即为集镇,2005年撤乡,今为正阳县雷寨镇西严店社区。《西岩八景八首》以西严店为中心,以其周边八大景观为题所写,内容如下:
  褒信春游
  天地来和气,川原亦敷荣。
  荒城联绿野,古寺乱书声。
  把酒临桃绽,援琴傍水清。
  浩欲迷去路,深树鸟嘤嘤。
  闾河晚钓
  闲日登临处,闾河联枣丘。
  源源山下出,脉脉柳荫流。
  峻岭风光好,平原草色浮。
  渔矶闲扫罢,明月散汀洲。
  慎阳夜月
  孤城环水立,古寺散钟声。
  寂寂碧云卷,辉辉明月生。
  流光黄宪宅,返照戴良城。
  借问杯中月,为谁皎皎明。
  淮林烟雨
  淮水源桐柏,滔滔过息州。
  千家环浦口,万柳列湾头。
  绿爱雨中洗,青宜波际浮。
  津亭联隐士,烟晓上林游。
  金刚献翠
  巍巍连楚水,渺渺镇淮康。
  野竹丛霄汉,白云起石堂。
  横天苍翠色,叠岭草花香。
  时倚檐前树,青青照我乡。
  汝水回清
  浩浩汝河水,潺潺昼夜声。
  源流天息麓,波撼汝阳城。
  堤柳含新绿,溪泉混大清。
  津亭风日好,皎皎濯吾缨。
  柳寨禅室
  云里前朝寺,阴阴古树环。
  上方鸣细磬,下界急流泉。
  禅室栖贫士,空斋业后天。
  老僧回草阁,儒客话松间。
  濮公仙洞
  长淮山势绕,羽客始登仙。
  宫院青云拂,松林明月圆。
  炼丹犹有穴,种药在南阡。
  乘鹤何时去,餐霞世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