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 祥)“我们想方设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泌阳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说。
生态与城乡工农业结合,生产与生活服务业融合,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升级、融合增值、融合受益……2023年以来,泌阳县紧紧围绕打造省级乡村振兴样板县目标,坚持城乡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泌阳县实施产业链培育提升行动,编制产业链项目清单,绘制产业链示意图和作战图,夏南牛、食用菌主导产业链培育壮大,两大产业全链条分别实现产值130亿元、100亿元。推动工业资本流向农业农村,启动实施链主企业带乡镇、龙头企业带村融合发展行动,该县22个乡镇(街道)、350多个行政村正在与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积极对接合作,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带乡镇(街道)、带村协同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基本建立。
泌阳县有15万人从事与夏南牛有关产业,并带动全县1万多户贫困户靠养牛甩掉了“穷帽子”,夏南牛全产业链条收入达150亿元。从事食用菌种植的有5万多户,各类食用菌从业人员20多万人,产业化经营组织(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到200多家,食用菌加工企业11家,省级食用菌产业集群2个,建立国家级农产品香菇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基地45个。2023年,该县食用菌种植量有3.3亿袋,总产量48万吨,食用菌产业全口径产值突破100亿元,出口创汇超1亿美元。
泌阳县按照“1个乡镇1个试点村”的要求,推广“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模式,落实“土地托管”10.2万亩。依托马谷田桃、付庄梨、高邑葡萄等乡镇特色产业及优质果品,大力打造集景区色彩、乡村文化、休闲体验等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通过举办乡村旅游活动,乡村特色旅游景点全面开放运营,吸引游客来观光旅游,乡村旅游态势良好,农旅、文旅、商旅实现“三旅”融合。
泌阳县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党建+产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等做法,依托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实行“资金入股、保底分红、合作运营、带动发展”模式,吸纳村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入股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县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
“我们以农旅融合为切入点,以发展休闲采摘、田园观光为突破口,积极打造葡萄园、桃园等特色生态园,通过推进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等产业发展,发掘特色文旅资源,做精乡村旅游产业,同时围绕疏通农副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打造产供销一体化平台,将特色产业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发展的优势,促进县域经济稳定增长。”泌阳县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