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09日
汝宁府清凉寺觅踪

□ 肖永成


  汝南县韩庄镇初级中学,占地7.6万余平方米,整个校园是在清凉寺的遗址上修建的。20世纪70年代初,清凉寺的部分建筑尚有遗存。经过半个世纪的校舍扩建,清凉寺已荡然无存,但从地表遗留的残砖断瓦上依稀可寻清凉寺的踪迹。
  清凉寺位于韩庄镇境内的韩溪河北岸,初名为大云寺,创于东汉,兴盛于唐代,为佛教道场。当时,寺院规模不大,只有4棵柏树、2块石碑、3间小庙,西墙边能望见老乐山,墙边有1口老水井。经过漫长的朝代更迭,经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重修后,清凉寺终于规模宏大、闻名遐迩。
  据“重修清凉寺碑记”碑文记载:“清凉寺去汝宁府西四十里,不知创于何代……”当时清凉寺的住持为满坚大师,碑文的内容仅是清凉寺的一个时间坐标。据“重修清凉寺碑记”碑文记载:“……占地六百余亩,上植以树木合抱者二万余株……长廊四十余间……”从合抱之木和长廊的数量上,可见当时清凉寺建筑规模之大,而在重修清凉寺13年后,即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汝宁府北门外建了1座石桥,名为宏济桥,和重修清凉寺时间相近。
  说到清凉寺,就不得不提寒溪书院,可以说当时的寺院和书院蜚声在外。据古籍记载,寒溪书院始立于明初,与清凉寺并存。由于年代久远,寺院后来破坏严重,文物和文献几乎无世,现从文字上唯一能寻到踪迹的是明代“永寿禅寺”碑上的1枚篆印“崇国图书”4个字,推断这里曾建有规格较高的书院(馆)。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视学习,开启了明代浓厚的尚学之风,书院最多时可容纳数百人就读,来此求学的士子才俊络绎不绝。“三更鸡鸣犹未尽,白云寒溪伴书声”“芬花有信月初开,童子捧书吟咏行”就是当时书院的写照。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奠定了汝宁府人在朝为官“汝半朝”的局面。
  2014年秋,汝南县韩庄镇初级中学修建教师周转房挖地基时,在清凉寺塔楼遗址处挖出1块残碑。碑文一处落款,上书“隆庆二年岁次戊辰春正月下旬之吉汝宁府庠后学……”。“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汝宁府庠”就是汝宁府乡学。可见,清凉寺内办学在明朝汝宁府就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地位。
  清凉寺也曾更名为永寿禅寺。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闰十一月,汝宁府被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崇藩国第六代崇王朱由樻在泌阳城被杀,其小儿子朱慈爚逃亡后降于清廷。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二月,朱慈爚在千里之外嗣位崇王,是为第七代崇王。清廷为安抚百姓,令其归于汝宁。七代崇王等人为求自保,进言清凉寺寺名犯了大清之忌,遂择吉日在清凉寺举行更名庆典,以表明廷诸人的归顺之心。崇王亲书寺门匾额“永寿禅寺”刻石悬立,寺名遂易。如今,匾额石碑尚存,上刻“永寿禅寺”“大明崇藩第七代”“崇王”及2枚篆章“崇国图书”“为善常乐”清晰可见。遗憾的是,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六月,清兵攻入汝宁,七代崇王朱慈爚等人羁于北京,不久皆以谋反罪被杀,明崇国历189年废止,明朝末代崇王朱慈爚留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明亡悲歌。真可谓:“崇王留迹在寒园,封典大计已等闲。石碑倘若能开口,一声长叹数百年。”由于清凉寺更名才1年有余,加之明朝灭亡,“永寿禅寺”遂无人提及。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恐有抗日游击队隐藏在清凉寺内,派轰炸机向清凉寺投了3颗炸弹。所幸敌机发射时目标误差,2颗炸弹在邱楼村北爆炸,1颗落在离清凉寺不足百米处的邱楼村南,是个哑弹,清凉寺才幸免于难。1944年9月17日,安徽阜阳国立二十二中初中部一分校400多名师生西迁,路过韩庄老集,遭到侵华日军的疯狂屠杀,11位年轻人罹难,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韩庄惨案”。当地百姓协助安徽阜阳国立二十二中师生,把遇难同胞掩埋在清凉寺东侧的土岭上。2001年9月17日,由安徽阜阳国立二十二中尚在世的同学捐资,在韩庄镇初级中学建了“韩庄惨案纪念碑”,是侵华日军犯下滔天罪行的又一铁证。
  新中国成立后,清凉寺内先后办了韩庄完小、汝南四中、韩庄联中、韩庄乡初级中学。清凉寺除3间西厢房当储藏室外,其他建筑物已全部拆除,拆除的木料、砖块翻建了数十间教室和师生宿舍。由于清凉寺建筑物高大,建筑材料丰富,校园里留下了厚达1米的砖块瓦砾。至今,在校园的东北角还遗弃1块写着“重修清凉寺碑记”的残碑,校园西侧3米多宽的路面上还铺满了古砖老瓦。
  从寺院、书院到小学、初中、高中,清凉寺历经了千百年风雨。白云悠悠、溪流淙淙,春风拂柳、书声琅琅,古老的清凉寺已成为韩溪河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