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变凉,面瘫又到了高发季节。那么,针对面瘫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识别。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种。中枢性面瘫表现为患侧面部鼻唇沟消失、嘴角下垂、伴有伸舌偏向一侧及同侧或对侧肢体的瘫痪;周围性面瘫表现为患侧面部鼻唇沟消失、嘴角下垂,并出现额纹及前额运动消失,闭眼困难、眼睑下垂。
这次我们主要学习下周围性面瘫,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目前认为本病与嗜神经病毒感染有关,常在受凉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发病与季节更替存在相关性,冬天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气温越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率越高,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该病通常急性起病,在数小时至数天达高峰。
周围性面瘫的基本治疗原则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不完全性面瘫患者在1~2个月内可能恢复或痊愈,完全性面瘫患者一般需2~8个月甚至1年时间恢复,且常遗留后遗症。1 周内味觉恢复提示预后良好。年轻患者预后好,老年患者伴乳突疼痛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等预后较差。周围性面瘫的预防要注意保持开心愉悦的心态,生活作息规律,多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自身免疫力,学会自我保健,调理自身状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刘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