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3日
薅花生
  □ 程华伟
  今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赶到一起,放了整整8天假,完全可以好好规划一下行程,带着妻儿开车去曾经向往的地方,给紧张又琐碎的心灵放个假,还可以去海边伸开双臂拥抱海浪,去山巅俯瞰山谷美景……
  每年国庆假期恰逢秋忙时节,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什么景致都比不上收获的满足。今年的天气挺让人无奈,需要灌溉,迟迟不见甘霖,赶上秋收,又三天一大雨,两天一小雨,田野里的土地像涂了润唇膏似的,一直湿漉漉的。
  中秋节过得挺快乐,父亲的姊妹们都回老家看望耄耋之年的爷爷、奶奶。母亲早早地炸了姑姑们爱吃的油饼,炖上了喂养了近一年的鸡。农村没啥好吃的,仅仅是纯天然的蔬菜,走地鸡便成了家人的最爱。酒足饭饱,一大家子人唠唠家常,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跑东跑西,一时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过完中秋节,父母又开始了忙碌的秋收。搁往年,农村的这个时候是比较清闲的,种玉米,有玉米收割机,像收麦一样,只需要把玉米拉回家就行了。要是种花生,有机器犁,犁过后晾晒几天,再用机器收,短短几天,秋收就完成了。不管是年过花甲的人还是年过古稀的老人,都觉得农忙也不算太累。
  今年家里种了几亩花生,母亲腿有滑膜炎,不能长蹲,更干不了重活。我见不得父母辛苦,上大学的儿子放假没回来,妻子暂时有其他原因不能回老家,女儿便自告奋勇说和我一起回老家薅花生,顺便体验一下美丽的田野风光和农民的辛苦生活。
  母亲看到孙女回来,就唠叨我:“干个活还得拉扯个人。”听到女儿说是自愿的,母亲才肯罢休。
  还别说,薅花生的这几天,天气挺好的,凉风阵阵,偶尔飘过几丝小雨,倒也惬意。左右地的邻居都在你追我赶地干着活,嘴里絮叨我家的花生好,今年肯定丰收了。父亲一边谦虚地附和着,一边和母亲偷着说:“今年的花生真好,结得真多。”休息的空档,大人们说起他们小时候的糗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劳累瞬间减轻了不少。
  “爸,这是什么?挺扎人的。”女儿问道。顺着女儿的声音望了过去,“马泡”,我应声道。随着记忆的车轮回到了童年,马泡既是我童年的玩伴,可以揉着玩,也是解馋的食物,又大又黄又香的可以吃。只可惜多少年没吃过了,我摘了一个,放在嘴边,想着吃可是却怎么也吃不下,毕竟现在的生活挺富足,马泡只是属于我童年时代的产物了。
  “几点了?爸。”我被女儿的叫声拉了回来。我用泥泞的手看了手机说:“十点半。”“哎哟,咋那么慢,啥时候回家啊,我的手、大腿、屁股哪都是疼的。”女儿向我撒娇道。
  “孙女,可得好好学习啊,看看农民累不累,你歇会儿吧。”母亲见缝插针说道。其实这些话,父母在我小的时候说过很多遍,可我从来没听进去,现在做了父亲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其中的分量。
  经过几天奋战,花生终于薅完了,父母也长出了一口气。走在田边的小路上,听着鸟儿鸣叫,看着涨红了脸的红高粱,偶尔遇见一只野鸡从地里飞出来,还有那远方的放羊人悠然地赶着羊群……
  这几年,家乡变化好大,废弃的池塘改造成了荷塘,丰富了农村的生活。丰收节上,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家乡各种各样的土特产,许多地方居然还成了网红打卡地……
  回城的路上,浑身酸疼,我挺好奇父亲为何如此坚韧,一刻都舍不得停歇。母亲常说父亲的腰是铁做的,我知道那是父亲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
  回到家,妻子关心地问我:“累坏了吧。”边说边给我按摩肌肉绷紧的地方,“要不别让父母种地了,明年我一定和你回家一起薅”。“一边玩儿去吧,来年一定风调雨顺。”我和妻子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