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09日
升学宴
  

□ 陈宏宾


  遂溪山乡高粱红村因交通闭塞,过去在当地是有名的贫困村。
  村里水果资源十分丰富,因为交通问题,一直无法外运,导致很多水果成熟后坏在林间,老百姓心急也没有任何办法。
  村东头有一眼儿山泉,泉水从遂溪山上直流下来,长年不断,当地村民都取来饮用。别说,高粱红村老百姓喝了这山泉水,很少有人生大病。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出台,省扶贫驻村工作组进驻高粱红村,驻村第一书记许体民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十有五,怀着一腔热血来到村里。条件的艰苦程度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住房简陋破旧、交通闭塞,虽然只有十几公里的山路,他和两名队员硬是走了4个多小时,衣服被汗水湿透。
  许体民驻村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调研,高粱红村位于遂溪山乡西侧,辖4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人口1650人,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0亩,80%为山林地,林地长满各种果树,说是以前村民自发栽种的。在了解完村里基本情况后,许体民开始了他走马上任后的第一项工作:利用自己在省城的资源,积极协调资金。在他的努力下,经过一年时间,终于修通了村里通往外面的公路。路通了,人们的思想也通了,祖祖辈辈住在山里的老百姓第一次流下了热泪,这是激动的泪,是幸福的泪,是开心的泪。
  山里的苹果、猕猴桃、酥梨等水果有史以来第一次运到了县城,再运到省城,走进了城市的各大超市。高粱红村的水果全部是用山泉水浇灌的,营养丰富,是有机绿色食品,一上市就深受大家欢迎,超市、商场下了很多常年合作供货的订单。
  高粱红村的村民生活在悄悄发生变化。
  在一个周六的下午,许体民走进了种植大户赵九旺家。赵九旺的爱人拿出刚摘的苹果说:“许书记,尝尝俺种的苹果。”
  刚咬上一口,那个甜直达心尖,一下子把他陶醉了。赵九旺告诉许体民,这些苹果都是用山泉水浇灌的,这山泉水含有多少种矿物质,成熟的果子又大又甜。
  “山泉水?”许体民问,“在什么地方?”
  “就在咱村东头的山沟里,矿泉水从遂溪山上流淌下来。”
  “你能带我去看看吗?”
  “好的,许书记。”
  来到山泉水的附近,许体民就听见哗哗的流水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味道,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空气富含大量氧离子,这泉水绝对是好东西。
  捧起山泉水,许体民一饮而尽,真爽。望着眼前的山泉水,许体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让队员用水壶取了两壶山泉水,他要让这里的水走出山村、走向外面繁华的世界。
  许体民踏上返程的列车,回到省城后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地找到在省酒厂当厂长的老同学章宝林,让他亲自品尝一下自己带回的山泉水。
  办酒厂20多年的章宝林对水质特别有研究,喝完一瓶山泉水后,又要接着喝第二瓶。许体民急忙拦住他说:“老章,你别光喝水啊,说一下这水怎么样?”
  “太好喝了,这是哪里的水?”
  “这是我从驻村的地方带回的水。这次来找你,就是想和你商量一件大事,利用我们高粱红村的山泉水,在那里办一个酒厂如何?我们村不光有山泉水,老百姓还种植了高粱、小麦,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利用你们酿酒的先进技术,保证能酿出好酒来。”
  “这个想法好啊!我们现在就去考察。”说走就走,他们二人简单吃点儿饭就去了高粱红村。
  取样、调研、走访、实地考察。联系地方政府办理相关手续后,高粱红村第一家酿酒厂建起来了。捧起刚酿出的第一杯白酒,许体民心情激动,喝上一口酒,甘甜绵柔、气味馥郁,再饮一口,唇齿留香,香醇在口里久久不散。
  “老章,你这酿酒大师也来一杯,看看咱高粱红村这酒质如何?”
  “好,好,好,实在是好!”一杯酒下肚,老章端酒的手激动得直抖。
  “老章,你给这酒取个名字好吗?在酿酒方面你是专家。”
  “这山叫遂溪山,取山泉水酿制而成,就叫它遂溪醇吧!”
  从此,村子多了一张名片,村子的上空也开始弥漫着一股酒香。
  村里相继办起了养殖场、农产品加工厂、优质矿泉水厂、生态观光旅游民居。村民有搞承包的、有搞运输的、有搞销售的、有搞特色旅游的,通过几年努力,高粱红村彻底甩掉了落后的帽子。
  时间来到今年7月,正当人们沉浸在幸福的生活里,突然接到村里通知,许体民要为儿子举办升学宴,并且要求每户必须随300元的份子钱。
  大家伙儿都在纳闷儿:“许书记什么时候有了儿子?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上级纪律要求那么严,他还明目张胆地举办升学宴。”村民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周末上午,村里大喇叭不停吆喝着:“老少爷们都到村里去吃升学宴啊!许书记准备了好酒等着招待大家呢!”
  大家虽然犯嘀咕,觉得这一点儿也不符合许书记的品行,但想想这几年是他带领大家没明没夜地干,领着大家走上了致富路,也就都来到村委大院。大家见院子里摆了满满30桌,桌上的菜都是山里的乡土菜,荤菜少、素菜多,每个桌上都摆了两瓶高粱红村自己酿的遂溪醇酒。
  “老少爷们,今天来参加我儿子的升学宴,我表示真诚的感谢。”许体民边说边向大家鞠躬。
  有些村民开始窃窃私语,又听许书记说道:“我来到咱高粱红村认了一门亲戚。”说完,他让人把老张大哥推了过来,身后跟着他的儿子张书阳,今年刚刚考上一所985大学。“老张大哥非要把他的儿子认给我做干儿子,我不好推辞就同意了。今年,书阳考上重点大学,这是我们高粱红村的骄傲。”
  “大家都知道,张大哥前几年因为修村里的公路出了车祸,看病吃药,生活一直拮据。他对我们村有恩。如今,他的儿子考上大学,我们不能不管。老张的儿子不仅是我的干儿子,也是我们高粱红村民的儿子。”说这话时许书记热泪盈眶。
  “好样的,这升学宴的份子钱我出5000元。”大家回头看时,发现说话的是村酒厂新任厂长赵九旺。“今天的酒,大家敞开喝,酒厂免费提供,酒钱就从我工资里扣。”
  “我出500元。”
  “我出1000元。”
  “我出3000元。”
  ……
  大家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短短20分钟,村民们就为张书阳同学凑了10万元学费。
  看到村民的善举,许书记哭了。他给在场的村民深深鞠了三个躬,哽咽道:“谢谢大家参加书阳的升学宴。我和家属再从工资里拿出2万元,为书阳凑够4年12万元的学费及生活费,今天招待大家的菜钱也全部由我个人承担。”
  老张大哥是一名朴实的村民,看到眼前的情景,只顾感动流泪,说不出一句话。
  蓝天下,村委大院的一面红旗在阳光照耀下越发的红。一阵阵欢笑声,回荡在村委大院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