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做高频样片。
本报记者 刘永奇 通讯员 白贺阳 文/图
“从普通的代加工变成拥有多项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几年来我们走得很快,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近日,在上蔡县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河南茵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二期数字化工厂项目工地奠基仪式上,负责人李建伟说。
河南茵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足球训练器材、瑜伽健身器材、中考训练器材的企业,二期数字化工厂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40亩,厂房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成后预计年产值4亿元,加上一期工厂产能,全年产值近5亿元。
落地上蔡后,该公司先后申请国家专利80多项,拥有现代化智能注塑生产流水线上百条,借助上蔡县完善的物流体系,凭借现代化理念的生产营销管理模式和专业的线上跨境电商平台运作,目前已成为河南县最具实力的专业体育用品生产销售基地。
李建伟说,无论是资金、政策、用工,还是涉及企业内部经营包括技术升级、企业专利申报、质量认证等方面,都有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给予企业充分的支持和帮助。
如今,作为一家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的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服务了两万多所学校,深受国内外客户好评。
在河南三公利华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紧张地操作设备赶制订单。河南三公利华主要生产体育器材、健身器材和新一代运动塑胶地板,一期拥有6栋标准化厂房,24条运动地板自动生产线,日产7000平方米运动地板生产能力。企业一期生产能力年产值1亿元,现生产基地二期工程正在筹建中,待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亿元。
如今,仅凭劳动力和原材料优势已经不符合市场要求了,必须加强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提升器材的科技含量和竞争优势才是赢得市场最重要的方法与途径。在上蔡县委、县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下,河南三公利华与多家科研单位开展广泛合作,从学着干“做产品”到自己干“做品牌”再到领着干“做标准”的道路上踏浪前行。
“发展支柱产业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发展新产业,挖掘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上蔡县有关负责人看来,体育用品市场虽然需求量大,但对产品的质量、安全有着较高的要求,体育用品有着较高的品牌分界线,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企业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适用度,维持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效应。
今年以来,上蔡县充分做好补链延链强链工作,从政策、资金、用工、物流等方面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上蔡县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多次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河南茵速体育、河南三公利华等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分批次贷款5000多万元,用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的生产流水线;注重企业研发功能,帮助联系郑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帮助企业与大学达成合作,深入研究运动力学、结构力学、美学设计、材料改造、工艺创新等,提高产品的安全性、美观性、适用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打造上蔡空港物流中心,引进现代化的物流分拣设备,扫清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淤堵”;协调、协助企业完成相关的产品质量认证,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助推企业发展提速增效。
河南茵速体育、河南三公利华年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上蔡鑫冠体育用品、河南牛牛体育用品等也在奋勇向前。上蔡县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努力完善上下游产业,合力打造体育用品一站式产业集群。
新征程、新起点,上蔡县提出了新的目标,到2026年,全县体育产业产值总规模超过30亿元,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