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0日
阳光助残托起稳稳幸福
    

本报记者 苏 凯 通讯员 杨琳琳 文/图

    5月8日,位于新蔡县栎城乡卫生院内的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仍像往常一般平静而温暖。临近中午,该中心负责人徐永亮在各个楼层查看,几名工作人员或是调整宣传栏内容,或是帮入住人员整理被子等,一切事务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徐所长,咱今天中午吃饺子,我管饱。”路过餐厅,入住托养中心近5年的残疾老人田桂云热情地向他摆手。“中!”徐永亮高声回应着。
  今年58岁的田桂云看起来满面红光,从脸上很难想象几年前她的不幸遭遇。“年轻的时候能干,生一场病后,我两条腿不能动,把我家拖垮了。”田桂云回忆。
  栎城乡政府通过走访、调研,结合田桂云家庭实际情况,把田桂云纳入集中托养范围,通过医养结合,精心照料,帮助其重拾信心,快乐生活。
  同样住在托养中心的残疾人赵小象也深有感触。40岁左右的他坐在寝室的书桌前,戴着一副眼镜认真组装着一块电路板。几年前,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他被一场事故无情地夺去右腿。就在他孤立无援、迷茫无助时,托养中心向他敞开了大门。“我现在手头有活干,一个月还能挣1000多元的零花钱。”赵小象边干活边说。
  为了解决有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就业问题,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重拾生活信心,新蔡县协调各企业,把产业带到托养中心,在闲暇之余,入托人员还可以到娱乐室听戏、下棋,开展各类活动,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目前,新蔡县共运营6个托养中心,集中托养194名残疾人。前不久,栎城乡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被市残联授予“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新蔡县明确困难家庭二级以上智力、肢体、精神残疾家庭无能力照料,有入住意愿的困难重度残疾人,通过“户申请、村申报、乡残联审批、县残联备案”的程序,对困难重度残疾人实施集中托养。同时,该县以政府购岗、劳务派遣、增加公益性岗位的形式,优先安排入住托养中心的重残人员家属担任护工,经医院培训取得证书后方可上岗服务,按照一托二的模式对重度残疾人进行全天24小时贴身照料,大大提高了照料水平和重度残疾人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开饭了!今天中午尝尝我包的饺子!”田桂云老人盛情地招呼大家。走出托养中心大门,阳光正好,跟许许多多的健全人一样,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困难残疾人一个也没有掉队,重度困难残疾人托养模式托起了他们稳稳的幸福。

    志愿者和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老人一起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