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代廷伟 通讯员 张 敏
近日,汝南县人民法院老君庙法庭法官彭永梅赶往一起因交通事故赔偿问题引发的冲突现场,与老君庙公安派出所民警、老君庙村干部一起为争执双方进行调解。经过法官几个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就赔偿达成协议并当场履行。一起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在诉前得以及时化解。
这是汝南县人民法院持续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汝南县人民法院在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工作中结合诉源治理工作实际,立足群众矛盾纠纷前沿,从服务辖区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大局出发,认真践行基层人民法庭的角色、定位,积极探索矛盾化解新思路、新途径,全力践行司法为民理念,让人民群众在每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坚持司法公开 强化诉源治理
在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过程中,该院主动深入矛盾前沿,挑选典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坚持司法公开,做到以法树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过巡回审判,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宣传政策法律,起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从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的概率。
该院坚持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通过定期邀请基层干部、人民群众、在校大学生旁听庭审,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使人民法庭真正成为基层法治教育的课堂。
三门闸法庭多次开展法庭开放日和调解员培训会,邀请人大代表、村干部、群众代表走进法庭,体验法庭的日常工作,感受法官办案过程。同时,听取代表对提高司法公信力、强化普法宣传、推进诉源治理等方面向法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该院让法官走出法庭,深入群众,借助社会力量、群众力量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6月23日,河南理工大学学生代表一行6人来到老君庙人民法庭,“零距离”接触法院审判工作,感受法庭开放日活动。近年来,老君庙法庭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和“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为契机,将矛盾纠纷的最前沿转化成拉近与群众距离、密切联系群众的主阵地,有效实现了基层法庭从定纷止争到诉源治理、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这一角色定位上的转变。2022年1~10月,该庭审结案件的判决率仅为31.04%,调解撤诉率达67.20%,较好地实现了案结事了的效果。
建立联动机制 合力化解纠纷
在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实践中,该院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完善调解制度,合力化解纠纷,提高综合治理水平和能力,共同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该院建立健全基层民调网络,与乡镇街道、派出所、司法所、妇联、村(居)委、小区物业等形成联动调处机制,通过早发现、早介入、早调处、早化解,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组建由村(居)委干部、法庭干警、人民调解员参加的微信调解平台,针对具体矛盾纠纷实现村委干部、法庭干警、人民调解员共同调处矛盾的“1+1+1”模式,实现诉源治理的目标。尝试推行人民法庭与“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协会共同调处家事、邻里纠纷的“1+1”模式,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三门闸法庭联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特邀调解组织等,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指导乡镇(街道)、村(居)委人民调解员参加调解,就地排查、化解纠纷,推动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现已逐步建立起“诉前分流先行调解+调解不成优先立案+诉中调判无缝对接”的诉调模式。
今年以来,三门闸法庭共立案514件各类民事案件,结案439件,其中撤诉153件、调解结案129件,调撤率64.24%。调解案件中,诉前调解出具调解书、司法确认裁定书17件,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诉源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借助科技手段 提升调解质效
近年来,该院采取部门协同联动、传统办案与科技手段深度融合的办案方式,不断强化技术赋能,助推矛盾化解提质增效,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司法产品。
该院推进科技法庭建设,利用手机微信、移动微法院、云间开庭APP、诉讼服务网等常态化实行网上跨越立案、远程送达、调解、开庭,避免当事人来回奔波,减轻当事人诉累。配备网上立案设施,引导当事人进行网上立案,实现全国法院跨域立案功能。建立网上人民调解平台,成功调处部分简单民事纠纷,调解不成功的直接转入诉讼立案程序。运用移动微法院和云间开庭APP平台,及时进行证据交换、调解、开庭,有效缩短了办案周期,也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了便利。配备庭审网络直播系统,实现所有公开审理的案件全程网络直播观看,彰显司法公开。
老君庙法庭受理的一起因打架引发的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原被告均为外地人。立案后,原被告因工作原因均离开汝南县。案件承办法官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益的前提下,将线下诉讼转向线上,通过“云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当庭一次性向原告支付赔偿金,并双方握手言和。
依托科技手段,减少了当事人诉累,提高了办案效率,实现案结事了,成为汝南县人民法院加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法庭很远,却和百姓很近;法庭很小,却是基层群众最信任的依靠。汝南县人民法院主要负责人表示,该院将积极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力争让每名群众感受到良法善治的温暖,汲取到公平正义的力量,以更好司法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