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3日
汝南:建设“道德高地” 打造“好人之城”
 记者 邓丹华 通讯员 林建民  
近年来,汝南县以建设“道德高地”、打造“好人之城”为抓手,凝聚社会正能量,倡导时代新风尚,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气,涌现一大批道德模范和好人。如今,“好人之城”正成为汝南的新名片。
  严格标准评好人
  近年来,汝南县以道德建设“五进”(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三评”(评阳光少年、“汝南好人”、道德模范)、“一考核”为主要内容,在全县开展了“加强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相关常委任副组长的“五进三评一考核”领导小组,制订下发了工作方案,统筹抓好工作推进。
  在评选中,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注重从基层一线推荐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在评选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并公示所有入围名单,确保评选结果真实可信。近年来,全县共选树各级各类阳光少年、“汝南好人”、道德模范1.2万多人。
  大力表彰奖好人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道德模范、“汝南好人”的关心关爱,激励广大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每年春节前夕,汝南县都要对评选出的道德模范、“汝南好人”进行隆重表彰,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颁奖授牌,发慰问金。县电视台对表彰活动进行全程录播,并制作成专题宣传片,在黄金时段播放。
  为提高全社会对道德模范、“汝南好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汝南县优先从道德模范、“汝南好人”中推荐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让好人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目前,全县共有12名道德模范当选为市、县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同时,还聘请道德模范、“汝南好人”担任道德建设监督员、道德风尚评论员、道德讲堂宣讲员等。
  走访慰问帮好人
  为在全社会营造道德模范光荣、好人有好报的浓厚氛围,汝南县以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为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开展帮扶困难活动。汝南县出台了困难道德模范、“汝南好人”帮扶办法,对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汝南好人”给予一定数额的帮扶资金。同时,县文明办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困难道德模范、“汝南好人”的低保、贫困救助等问题。
  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每逢传统节日,由县领导、各乡镇(街道)和所在机关单位领导带队深入全县道德模范、“汝南好人”、阳光少年等先进典型家中进行慰问,并由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结合部门优势对道德模范进行一对一结对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县文明委组织各街道、县直机关各单位的党员、志愿者以结对的方式,对生活困难、有实际需要的道德模范、“汝南好人”等进行系列志愿服务,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和群众帮扶身边的困难道德典型,让道德模范、“汝南好人”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应有的礼遇。
  道德讲堂说好人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面推进文明汝南建设,宣传身边的好人,汝南县广泛开展了以“好人就在身边”为主题的系列道德讲堂活动,把身边好人、凡人善举汇聚成巨大的道德力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投身道德实践。
  同时,汝南县邀请道德模范、“汝南好人”加入道德讲堂的宣讲队伍,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传递社会正能量,并专门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设好人馆,对评选出的“汝南好人”、道德模范事迹进行展出,供人们学习。
  街头巷尾展好人
  为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汝南县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对道德模范、“汝南好人”进行广泛深入宣传,让道德模范、“汝南好人”走进公众视线,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在媒体上开设专栏、专题,全面宣传道德模范和“汝南好人”的先进事迹。投资900多万元在城区主要交通干道设置宣传标牌、公民道德宣传栏,对评选出的“汝南好人”、道德模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宣传展播,并选取身边优秀典型事迹,制作宣传板面,在全县进行巡回展出。组织举办道德模范和“汝南好人”先进事迹报告会,让好人登台亮相,走进基层、走进百姓,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百姓向道德模范学习,不断提升百姓道德素质。
  近年来,汝南县先后涌现邱长兴、王国顺、闫妮、宋启明、贺一平、索小妮等9名中国好人和见义勇为的黄道笑,救火英雄王力宏、李献华,勇救被卡女童的“托举哥”马小印、张保华等英雄人物,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扬,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力提升了汝南的美誉度。
  “我们要继续加大道德建设力度,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上着眼,叫响汝南‘文明之城’‘好人之城’品牌,让千年古县汝南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汝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林建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