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3日
彼得·海斯勒,或何伟
  □ 张运涛
  2012年夏,上海,我能如此清晰地记住一个作家向我推荐《江城》的时间地点,可见我对这本非虚构作品的重视程度。作者是美国人,彼得·海斯勒,《纽约客》驻中国记者,何伟是他的中文名字。
  《江城》是彼得在重庆涪陵一所大学支教两年所得,里面充满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事无巨细的描述。彼得放大了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小人物或边缘地带,以及我们熟视无睹的生活细节,让文字自然有了张力。作为一个外来文化者,彼得如实记录的是中国学生关于写作、关于自由与现代化的认知,让两种文化互为借鉴。他坦言,那两年总感觉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美国的彼得,一个是中国的何伟。《江城》一经出版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并荣获麦克阿瑟天才奖、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
  我因此网购了他的另两本书,《奇石》《寻路中国》,并辗转从台湾买来《甲骨文》。四本有关中国的书,让我们得以换个文化视角去看深陷其中的自己。彼得的可贵之处是他消解了描述对象的政治性,却又赋予其新的含义。他没有高高在上,没有批评,只是呈现,让我们自己对照反省。
  办公室正好放着《寻路中国》,就以它为例吧。
  《寻路中国》延续着何伟一贯的幽默。车子在公路上碾轧农民铺晒的农作物,第一次,他小心翼翼地停车询问,能不能走。第二次就不再问了,直接开过去。第三次,则加速行驶。他看见人们之后冲上公路,“那就是我在秋收时节作出的贡献——开着车子忙脱粒”。
  印象最深的还是何伟在丽水驾校所见。教练教学员打开车门关上车门,学员依次练习。何伟质疑,教练员坚持说,这是他们的教程。何伟问为什么要练单边桥,教练说因为难。何伟总结:这就是中国驾校里隐含的哲学命题,如果某样东西从技术的角度看起来特别有难度,那么它必定就是有用的。
  第二部分则完全称得上小说。作者以怀柔山区的农民魏子淇为切入口,写中国农村2001年到2007年的变化。他以一个租住者的身份旁观,小山村从寂寂无名到农家乐胜地,魏子淇从普通农民到参选村支书。魏子淇将一个农民的狡黠与机智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切都是悄悄进行,从不放言。然而,他还是失败了。有一处写他们收核桃,“几年来,我见证了他从务农到经商的转变,从农村到城市的变迁,但我很少看过他在果园里劳动的情形。在这些核桃树上,他才真正如鱼得水”,中间还穿插了作者对中国医疗、教育等的认识,媒介依然是魏子淇儿子的住院和入学。
  第三部分是本书最薄弱的部分,何伟选择了浙江最穷的丽水为观察点,写了一个生产胸罩环扣的小厂从无到有、从不景气到繁荣的过程。两个合作老板,几个小人物:罗师傅以及占了工厂很大劳动力的老陶和他的亲友。
  《寻路中国》里的路,显然不单单指公路。
  国内媒体这样评述彼得,“他笔下的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并盛赞他为“比中国人更懂中国的美国记者”。《华尔街日报》称他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2018年夏,为了写《四十七个深圳》,我搜到美籍华人张彤禾的《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有趣的是,张彤禾竟然是彼得的妻子。也难怪,夫妇俩那么多共同点:对中国的兴趣,对非虚构作品娴熟的驾驭能力……
  【相关链接】
  书名:《寻路中国》
  作者:[美] 彼得·海斯勒
  翻译:李雪顺
  出版:201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