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26日
李飞:退役不褪色 抗疫勇担当

记者 张新理 通讯员 杨 洋


  在抗疫的战场上,始终有一支先锋队伍,就是退役军人方阵。他们在奋不顾身的一线冲锋里,他们在第一时间的请令支援里,开启抗疫征程,诉说着一个个温暖而坚毅的抗疫故事。确山县妇幼保健院“120”司机李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位退伍军人的忠诚与奉献,诠释了医疗部门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与担当。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散点多处突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1月11日早上,李飞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浏览单位微信工作群信息:禹州市疫情严峻,“120”车严重不足,需要救护力量支援。一条简短的疫情信息激起了李飞的军人情结。疫情就是命令。17年的“120”工作生涯,17年的救护经验,禹州需要他,疫情需要他。李飞毫不犹豫、主动请缨,单人成军、只身前往,得到了医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他顾不上与家人辞别,驾驶车辆,直奔禹州抗疫一线。
  到禹州前,单位负责人给李飞说3天就可返确山县。到禹州后,李飞发现疫情形势严峻,不能如期返回。他就把在禹州的情况及时向确山县卫健体委和单位领导进行了简要汇报。确山县妇幼保健院主任陶峰非常感动,对他说:“如果太累,换个司机过去替你,你回来休息一下。”看着禹州的疫情,李飞坚定地说:“没事,我已经熟悉情况了,既然来了,就绝不当逃兵,不用换人,请单位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全新的工作体系、陌生的交通环境,李飞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不畏危险,忘我工作,将一颗红心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党和人民。每天,他都要往返出勤好多趟,超负荷工作,与发热病人共处一车,近距离接触,时刻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原本说是只负责接送隔离人员,可到禹州后,李飞的“120”车也被安排接送病人。每逢发热患者高峰时,要几个小时才能排上队,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身体严重透支。
  抗疫期间,李飞经过 14 个昼夜、330多个小时高强度连续奋战,实现了作为退役军人的诺言,受到禹州市领导和群众的肯定,收到有关部门颁发的禹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荣誉证书。但在抗疫一线持续高强度工作的他,却倒在了返乡后的隔离室里……
  经诊断,李飞由于超负荷工作、熬夜过度,突发脑梗。面对抗疫归来的勇士,面对因公危重的病人,确山县人民医院调集脑科主任专家和核磁、CT、采血化验等科室人员进行检查、会诊、急救,并在第一时间采取了溶栓治疗。时间就是生命。当溶栓效果不好需要做手术时,手术室人员、设备已提前做好准备。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终于成功将李飞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确山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对抗疫勇士李飞给予深切的关爱,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解决了前期治疗费用,拨付10万元专款作为后期康复治疗费,并一再嘱咐:“一定要救治好李飞,他是代表我们确山老区前去的抗疫勇士,是确山老区红色基因、红色传承的体现,不能让我们的英雄流血流汗再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