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侯伟峰
桐柏山余脉环抱,泌水河蜿蜒西去。泌阳县铜山乡焦竹园村翠竹林旁,青砖青瓦、布局错落有致的鄂豫边革命纪念馆气势恢宏。80多年前,这里曾是中共鄂豫边省委机关所在地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驻地,以此为中心的鄂豫边革命游击根据地为南方八省15块红色游击根据地之一。
纪念馆南侧、西侧,是一排排的新型农村社区,高标准建设的希望小学、村部、卫生室、扶贫车间和文化广场……群山环抱的焦竹园村,智慧、善良的老区人民在不断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新生活,让人感受到了红色圣地的新变化。
“村里葡萄基地建成后,依托省农科院技术支持,采用现代高效农业种植技术,‘焦竹园葡萄’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畅销品牌。”村党支部书记张铮就是葡萄种植的带头人之一。张铮介绍,从村干部示范种植带动,到成立农林专业合作社,目前葡萄基地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0亩。同时,焦竹园自古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通过发展艾叶、夏枯草、丹参等特色产业,中药材种植也成为村民增收的又一抓手。
每天下午2时开始是村生态蛋鸡养殖场集中捡收鸡蛋的时间,村民按蛋托计件结工资,2个小时能挣40元左右。下午4时左右,新鲜的生态鸡蛋在第一时间发往泌阳、驻马店的各大超市。
生态蛋鸡养殖、夏南牛养殖、生猪养殖、羊育肥场,勤劳的焦竹园人利用独特的生态优势,创造着幸福生活。
“‘红色’是焦竹园村的底色,赓续红色血脉,焦竹园也要在乡村振兴中实现新作为。”市林业局派驻焦竹园村第一书记马世友介绍,在发展扶贫车间、光伏发电站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基础上,市林业局还实施了育苗项目,培育楸树、无絮杨等优质苗木,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村民增收了,幸福指数也就提升了。2021年,焦竹园村争取中央财政资金600万元,开展红色美丽村庄项目建设,实施景观改造、道路拓宽、照明工程和文化广场建设,泌水环绕的村庄更加美丽了。
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名片,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马世友介绍,焦竹园村将进一步利用红色资源优势,以省级生态村创建活动为载体,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打造焦竹园“红色旅游村庄”,叫响“革命圣地焦竹园”这一名片,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让村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