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滕敬豪)近日,笔者走进正阳县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发现这里俨然就是一个见证正阳电商发展壮大的摇篮。在这里,电商大数据平台、直播间、特产馆、培训机构等一应俱全。无数学员在此经过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后,主动“下海”,自觉宣传本地农产品,成为互联网最强带货员,不仅帮助群众发家致富,还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正阳县许多党员干部和群众主动为当地农产品带货,利用新颖的销售方式代言家乡产品,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同时让更多人体会到“电商+”的魅力。
在熊寨镇宋店村养殖户杨云柱的牛棚里,养牛多年的村民杨云柱正拿着手机给牛拍照,通过微信发送给客户,并编辑短视频发到抖音上。摸着牛的耳朵,杨云柱笑着说:“现在和客户谈生意都用手机,省事儿多了,还能当网红。”
在熊寨镇农庄村一处繁花盛开的桃园里,村民周付民修剪好桃枝后,拿起手机抓拍一群正在树下玩耍的小鹅苗,并上传微信和抖音,让大家看他散养的生态鹅,照片和视频在网上一发出来,便引来了许多网友的点赞。
在慎水乡和真阳街道的草莓采摘基地,网红达人现场直播草莓采摘盛况,慕名而来的采摘者纷纷通过抖音等发布采摘小视频。看到大家如此开心,种植户也个个喜笑颜开。
在正阳县东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工作人员完成对公司产品溯源体系认证后,把公司简介、产品介绍等内容以二维码的形式印制在包装箱上,客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便能了解公司产品、生产情况、联系方式等。
为保证产品的“血缘纯正”,正阳县搭建智能化认证平台多维赋能企业,让消费者通过扫描追溯码,可一键获取农产品产地、来源等信息,掌握产品从种植、收割、生产到包装的全过程。同时,积极做好品牌宣传推广,探索互联网“电商+”发展模式。
目前,该县努力打造电商“新农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电商+”活动,农村电商规模持续增长,以电商兴产业、促就业、增收入,不仅为电商“新农人”创造规范、有序、健康的环境,也促进了乡村网络、交通、物流等设施的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