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司 白贺阳
“我从一窍不通到养殖大户,从自己干到带着别人干,只用了两年。”日前,笔者走进上蔡县朱里镇郏庄寨村郏盟的养殖场,一群非洲雁在进食,而站在雁群中的郏盟,正为村民们讲解非洲雁的养殖方法:“一只非洲雁的生长周期大约为8周,养殖棚一次可出栏1000只左右,每只净利润 30元。”听到这组数据,来学习的村民们惊叹道:“真没想到,这非洲来的‘玩意儿’这么赚钱!”
2019年,20岁出头的郏盟大学毕业后,曾在郑州一家企业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非洲雁养殖项目,了解到非洲雁对疾病的免疫力较强,生长速度快,进食种类较多,笼养或散养均可。经多次实地考察后,他认为该项目市场空间大,并且利润不错。于是,果断辞掉工作,回乡搞养殖。
回乡后,郏盟对自家闲置的两个种植大棚进行简单改造以后,便风风火火地启动了非洲雁养殖项目。虽然说非洲雁养殖容易,但是对于一个学习数控机床专业的学生来说,隔行如隔山。他钻进大棚,天天守着1000多只非洲雁苗。3个多月,他和雁苗吃喝在一起,愣是把自己从一个白白净净帅的小伙变成了一个晒得黢黑的农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郏盟细心照顾下,雁苗已适应本土环境,茁壮成长。
3个月后,第一批雁苗顺利出栏,除去前期投入赚了近2万元。小试牛刀取得预想效果后,郏盟干劲儿更足。于是,他扩大养殖规模,从2个棚变成4个、6个……至目前,他已经是郏庄寨村的养殖大户,陆续开发了福建、湖北、浙江等地的部分市场。接下来,他打算引进专业的产品生产线,实现养殖、深加工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带动更多乡邻参与,共同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