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新义
在确山县,有这样一位常年工作在农民群众中的司法工作者,用火热的激情、坚实的步伐,一步步推动农村基层法治化建设,让法治之光照耀乡村,照进每个农民群众的心里。他就是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中共党员、确山县李新店司法所所长黄帅。
1984年出生的黄帅,腼腆内向、话语不多。从2011年起,他在基层司法所已经工作近10个年头,调解纠纷近1000件,调解成功率在95%以上。
“经黄帅调处的矛盾纠纷,无一起引发上访、诉讼。”一同采访的确山县司法局副局长冯建设告诉记者。
2014年初,已在双河司法所工作三年的黄帅,被调到李新店司法所。局领导作出这样的调动安排,是有原因的:被誉为“驻马店市南大门”的李新店,西部、南部都与信阳市明港镇接壤,107国道、京港澳高速、息邢高速、石武高铁穿境而过,豫南空中交通枢纽明港机场的通航,这些便捷的区位优势客观上导致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再加上征地拆迁补偿、邻里权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等,局领导第一个想到了派黄帅接下这个重担。
2015年9月,李新店镇敬老院的左某在办理入院手续时,敬老院工作人员以他不符合条件为由拒绝。左某想不通,自己无儿无女,老伴儿10年前就离家出走了,自己孤身一人,为什么不让入住?气愤之下,他前往司法所找到黄帅,要讨个说法。
得知是因为婚姻状况上显示他有配偶,不符合入院条件。了解情况后,黄帅一方面和镇民政所协商先办理入住手续,另一方面和法院沟通,讲明左某的真实情况。经过黄帅连续多日奔走协调,法院受理左某和妻子离婚一案,按法律程序解除他们的婚姻关系,让左某合法合规地住进了敬老院。“要不是黄所长,我现在还是孤零零一个人过日子哩。”左某逢人就说。
2019年年底,黄帅接到李新店某学校求助电话,说有两名学生的家长因孩子在学校摔伤理赔无果,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很快,两名学生的家长也来到司法所,让黄帅给他们主持公道。
有着过硬业务能力的黄帅,知道学校平时为每个孩子办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于是他果断通知校方、学生家长、保险公司代表参与调解。他一方面严肃地告诉两名家长,孩子摔伤可以通过司法诉讼维权的方式解决,干扰、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是违法的;另一方面告诉学校负责人,学生在校园内摔伤,学校有责任,保险公司不承担司法鉴定费和可能产生的诉讼费,学校必须承担。通过几轮调解,三方均同意以司法鉴定结果作为依据,并达成一致意见。
思维缜密的黄帅意识到,接连有两名学生在校园摔伤,学校一定存在管理漏洞。事后,他建议学校做好校园防滑等措施,杜绝类似意外发生。
“俺的孩子在学校摔伤了,俺本来就心疼,索要理赔还麻烦,更加恼火,都是黄所长跑前跑后地忙碌,给俺主持公道,也让俺这心里气儿顺了。”采访中,一名学生的家长对记者说。
“多年来,黄帅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去开展司法行政工作,工作起来从不会跑偏,李新店镇干部群众都信得过他。”镇长王洪涛赞赏地说。
在李新店镇,农民群众都知道,有了矛盾纠纷,去找黄帅说道最管用。
2019年腊月廿八下午,一名村民前往李新店司法所,对黄帅说要咨询一件事,但说话间言辞闪烁。经过耐心细致地询问,黄帅得知,2018年1月,这名村民的邻居李某在给她家刷墙时不慎摔伤,因后续赔偿问题双方一直争吵。她听别人介绍,说黄帅是给农民群众主持公道的人,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了。送走当事人后,黄帅赶紧给她所在村党支部书记通电话,详细了解情况,并约定双方去村部参与调解。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面对面调解造成了客观上的难度。他费尽周折,多次与双方当事人电话联系,谈法律、讲情理、话乡情,终于在正月廿五调解成功,两家邻里握手言和。
寇某是李新店镇武棚村村民,采访中,谈起两年前他因为与另一户村民土地纠纷经黄帅妥善调解的事,他连连竖起大拇指说:“黄所长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说话和气,没有架子,那么热的天,他顶着烈日到田间丈量亩数。他按规矩来,按法律办,调解结果让我们两家都心服口服。”一名镇干部说,因为土地纠纷,寇某和另一方当事人多次到镇政府,并打算到县、市上访。由于黄帅调处公正,及时化解了矛盾。
说起黄帅的为民感情、工作态度,曾和黄帅打过交道的村民徐套说:“黄所长工作很认真。”
五年前,徐套和几个同村乡亲在镇里一个工地干活儿,活儿干完后由于承包方资金紧张,迟迟要不到工钱。黄帅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让承包方不再推脱,至目前已兑现大部分工钱。“人家黄所长为了俺工钱的事,操那么多的心,一口水都没喝俺的,俺咋不感激他呢?”徐套的工友刘建功说。
黄帅的老家在信阳,由于勤于学习,黄帅在几年前就顺利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同事曾经跟他开玩笑说:“你要是辞职不干,到外地从事律师工作,既有丰厚的收入又能和妻子团聚,何乐而不为呢?”黄帅都会很严肃地说:“这么多年在基层司法所工作,让我深切感受到,农村更需要我们这些从事司法、普法工作的人,要是我们都跑了,谁来帮助群众知法、用法?”
对群众的挚爱,化作了对工作的热爱,整天和同事一起对付着吃饭、忘记了昼夜的黄帅,已经把自己融入群众之中。开展普法宣传,他的足迹遍及李新店每个村组农户;校园法治讲座,他的声音传进李新店每个孩子和家长耳中;土地确权登记,他的身影出现在田间地头;为民维护权益,他的“黄帅人民调解工作室”就成了亮丽的风景线。
采访中,一名村民告诉记者,由于黄帅平时忙得很,要是当天找他顾不上,黄帅会给他们约好时间。“我们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去找黄所长,准能找到他。火车还有晚点的时候,他比火车还准点。”
在李新店司法所,记者看到,简陋的小院里,不大的几间平房颇为陈旧。走进黄帅的办公室,最夺人眼球的便是办公桌上高高摞起的书籍。记者随手拿起两本,都是法律相关专业的书。
“黄帅的心思全部放在了工作上,自己再难再苦也从没听他说过。多年来,他不仅为李新店镇群众做司法调解工作,而且为镇党委、镇政府提出了很多司法建议、司法帮助、司法服务,为我镇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镇党委书记许晓峰说。
有为,才会有位。作为对黄帅工作的充分肯定,李新店镇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为司法所新建了办公楼,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农民群众有事找到咱了,咱就得管,而且得操心管好办好,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心里暖和,也会更信任咱。”黄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