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新理 姚 晶
图为樊振参加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把自己置身企业、社会、国家的发展中,没有平凡的岗位,也没有平凡的人生。”这是天方药业有限公司职工樊振的人生信条。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樊振在16年的基层技术研发工作中,勤奋创新、刻苦钻研,从平凡岗位做起,一步步成长为天方药业有限公司研发总监。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樊振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80后,樊振获得的众多荣誉令人刮目相看:中国通用技术转型升级突出贡献奖、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驻马店市“151”科技创新青年、驻马店市十大杰出青年、驻马店第九届拔尖人才。2016年,他获得河南省石化医药系统10大工匠提名奖;2018年,他又获得了中原大工匠荣誉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面对一个个荣誉,樊振告诉记者:“做好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工作,我永远在路上。”
樊振是正阳县人,2004年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2015年获郑州大学制药工程硕士学位。2004年参加工作,已从事药品生产及研发工作16年。
自参加工作以来,樊振就从事药物合成工艺优化试验、车间生产和新药研发工作。他从试验员、生产车间工段管理员等基层岗位做起,务实肯干、开拓创新,先后从事盐酸克林霉素、阿托伐他汀钙等原料药工艺研究和生产工作,主持开展公司一类新药YPS345的工艺开发和优化工作及一些原料药的工艺研究优化工作。
16年来,樊振踊跃投身科技实践,积极实施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推广,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际专利(PCT)授权1项,获省部级和地厅级科技奖励项目各6项;主持开发国家一类新药2个,取得新药证书2项,临床批件19项,获药品生产批件数10项。药品获批后,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樊振告诉记者:“做研发工作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困难时刻存在。虽然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我们无怨无悔。看到目标一步步实现,喜悦的心情无法抑制。但喜悦往往是短暂的,科研创新永无止境,小的成功仅仅是开始,研发人员永远在路上。”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樊振敢于担当,积极投入抗击疫情一线。他主持研发国家一类新药YPS345项目,用于放化疗引起的肺损伤治疗,被列为可能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该产品前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临床前研究工作,能有效遏制大鼠放化疗引起的肺部损伤。
樊振主持开发的瑞舒伐他汀钙及片剂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2019年顺利通过河南省科技厅验收。此例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填补了河南省医药企业生产先进调血脂药品的空白。
樊振主持开发的阿托伐他汀钙项目,其中阿托伐他汀钙原料药的研制打破了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剂型的研制填补了该剂型在国内的空白。阿托伐他汀钙原料及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荣获驻马店市2009年度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同年获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产品投放市场后,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近3年来实现销售额近20亿元,创造利润10亿元以上。
樊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带领研发团队开展一致性评价及新产品开发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他带领团队开展一致性评价研究34个品规、26个品种。其中,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于2019年7月9日顺利通过国家一致性评价批准。
“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立足本职、刻苦钻研,不断超越自我,积极投身科技实践工作,勇于开拓创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积极实施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推广。”这是公司领导对樊振的评价。
“谢谢公司给我提供这样好的平台,让我做好每一件事,不虚度每一分钟。当前,我就想趁年轻多干些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企业的一名科研人员,应秉承诚信敬业、创新报国的天方精神,认真做好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工作。为企业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价值,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樊振告诉记者,“荣誉永远属于过去,以后我会继续加强专业技能学习,以深入研究和开发特色原料药及高端制剂为方向,以科技创新推动公司转型升级,为天方药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