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 司 通讯员 白贺阳
寒冬时节,冷风袭人。然而,位于上蔡县韩寨镇大骆村的巧云工艺品加工厂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景象。数十名留守在家的“巧媳妇”正在埋头忙着各自手中的活计,她们手指灵巧、动作娴熟,不一会儿,一串串精美的项链、手串等工艺品就呈现在案头。
看到订单一批批赶制出来,今年40多岁的贾巧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早些年,她曾像千千万万的外出打工仔、打工妹一样,南下北上,追寻着自己的“淘金梦”。坚信“爱拼才会赢”,经过多年不懈的拼搏奋斗,贾巧云最终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浙江义乌站稳了脚跟,专业从事饰品代加工。
正当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之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2017年,在家乡党委、政府的号召和支持下,贾巧云毅然把加工厂搬回了上蔡老家。乡邻不但可以在厂里做,也可学会技术后将材料带回家做。由于实行的是按件计酬,加上工时自由,很受村民的欢迎。
韩寨镇的贫困户胡翠霞在加工厂干了3年多,从当初的一窍不通成长为如今的技术骨干,胡翠霞说:“咱没文化,出去打工也就拿2000多元钱,如今在家门口工资都快涨到2500元了,挣钱、顾家两不误,比在外打工强多了。”与3年前相比,胡翠霞不仅学到一技之长,她家还如愿脱贫摘帽。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胡翠霞在和大家一起开发新产品的同时,对刚进厂的新员工,还手把手教她们制作各种工艺品的技巧。
“这群姐妹自从来到工厂以后好像换了一个人,她们身上的‘巧劲儿’被逐渐激发出来,一个赛一个的‘巧’。”贾巧云说,“看到姐妹们干得这样起劲儿,我就更加增强了在家乡发展的信心。”
聚集了一群勤劳能干的“巧媳妇”,巧云工艺品加工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除了走电商销售外,还和国外的客户长期稳定合作,每年销售额在400万元以上,净利润100多万元。如今的大骆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饰品加工产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