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08日
中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初探
 梁学锋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而尚未定型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有着丰富、复杂、易变的精神世界。广大教师应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心理,努力打造书香课堂、生命课堂、智慧课堂,并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疏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的困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是优化班级心理环境,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班级是学生活动的天地,是他们学习知识、交流感情的乐土。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是营造班级心理环境的关键人物。这就要求班主任首先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开朗的性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要以爱心治班,关心爱护学生,在真诚的交往中沟通心灵,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再次要组织学生进行意志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志向训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通过情感训练,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防止学生在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出现抑郁心理等。
  二是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努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教会学生科学用脑、劳逸结合,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毅力,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提高学习效率。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著名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在《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人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人在活动中认识着周围的环境。”在课外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开展各类有益的兴趣活动,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使学生在群体交往中保持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的心境,学会控制情绪,对不良心理反应进行自我调适。
  教师在教育疏导过程中,对待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尽力相助,对待学生的困惑和疑点要热心化解,对待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要热情肯定。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期待下会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并由此激发巨大的内驱力,从而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 平舆县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