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6日
小小食用菌 致富大产业

记者 谭天林 张承训 付建强

  深秋时节,确山县石滚河镇辛庄村山峦叠翠,阳光灿烂,生机勃勃。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一座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130亩的香菇大棚正在紧张施工,不久即可投入使用。而距此工地不远的一处食用菌种植基地,香菇又喜获丰收,村民正在采摘香菇,收获幸福。
  “我们这里的香菇品质好、口感好、无公害,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种植香菇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农民实现发家致富,香菇大棚已经成为石滚河镇脱贫致富的大产业。”石滚河镇党委书记张杰告诉笔者。
  近年来,石滚河镇依托当地自然优势,发挥农民特长,结合地方农业发展特点,大力扶持发展香菇、银耳等食用菌产业,把食用菌种植作为全镇产业振兴的重点来打造,走出了一条精品特色产业致富之路。
  至目前,全镇建立香菇种植基地12个,其中食用菌种植示范园1个,种植基地11个,建设标准化大棚406座,种植大户建设大棚200多座。全镇每年可种植香菇480多万袋,银耳50多万棒,年产值5000万余元,带动全镇492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引领带动全镇812户群众通过食用菌走向致富路,带动就业800多人,为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引进项目资金 实施规模种植

  石滚河镇位于桐柏山、伏牛山余脉的交会处,全镇总面积13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1.95万亩,耕地面积4.5万余亩,辖12个行政村、197个自然村、179个村民小组,共7278户26119人。
  为把食用菌种植的产业做好、做强、做大,充分发挥全镇食用菌产业的主导作用,石滚河镇积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不断扩大种植规模。2019年,该镇引进项目资金1094万元,建成了斩龙庙食用菌种植基地、刘楼村食用菌种植基地、毛家棚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建设标准化香菇大棚200座,年种植香菇160多万袋。
  2020年,镇政府再次引进项目资金2200余万元,集中建设了辛庄村食用菌种植示范园、赵楼村食用菌基地、南王楼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目前已基本完成,基地建成后可种植香菇200多万袋,极大改变了全镇的种植形式,逐步实现食用菌规模化种植。

培育龙头企业 打造产业体系

  食用菌产业化的关键是依托龙头企业,石滚河镇采取“产业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市场走、农户跟着能人走”的方式,通过能人领办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化经营,努力构建食用菌产业体系。
  2019年以来,全镇培育了菌旺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景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食用菌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个,通过流转土地、建设食用菌基地、培育优良品种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全镇共有6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共流转土地600余亩,带动近600多户贫困群众通过食用菌脱贫致富,引导全镇800多户农户参与食用菌产业。全镇492户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年均至少增收1000元。通过产业规模化,用工集约化,全镇目前12个食用菌基地,通过“村委+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不紧增加了各村集体经济收入,而且带动附近群众就业,每个基地用工不少于100人,仅此一项,群众就增加收入在2000元以上。

创新带贫模式 助力脱贫攻坚

  村集体经济再分配。该镇6个基地建成后的所有权为村集体,覆盖了全镇12个村。租赁给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按照各村建设大棚总投资额的规模收取租金,每村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在1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可通过开发村负担保洁员、护林员、疫情防控值班等公益性岗位,优先使用贫困人口,提高贫困户收入。
  转移就业促增收。食用菌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菌种培育、棚间管理、出菇等流程都需要大量工人,全镇食用菌产业能够长年吸纳本地劳动力800余人全流程参与食用菌产业,带动全镇110多个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务工,月均收入在1500元以上。疫情期间,全镇食用菌产业基地解决因疫情影响无法外出的群众和贫困人口160多人务工,进一步弱化疫情对群众务工收入的影响。
  集体经济扶持促增收。对于无劳动力、金融信用评分不足的贫困户,由村委按照每户5000元的标准申请村集体经济资金,购买香菇1000袋,由合作社进行管理,合作社负责偿还村集体经济本金,并为每户贫困户提供1000元的收益金。通过以上三种模式,帮全镇637户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资金入股分现金、有偿劳务得薪金”等形式年均增收在5000元以上。
  香菇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石滚河镇群众脱贫致富增加收入,也为石滚河镇实现乡村振兴,全面迈入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