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谱写 “三农 ”工作新篇章
侯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坚强决心,为有效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指明了方向。如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内涵丰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产业大升级、生态环境大改善、农耕文明大发扬、农村社会大进步,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这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美好期待,是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遵循。
科学研判,切实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决心
目前,农业农村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具体到我县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镇村规划滞后,不同程度存在村庄无序建设、土地利用粗放、房屋建设“沿路跑”现象;二是农村劳动力较为缺失,农业大田种植效益低、风险高,农民种植意愿不强;三是农村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及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四是农村产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够,带富效益不明显,抗风险能力低、发展后劲不足;五是农村发展缺乏人才支撑,农村优秀人才回乡创业的不多,农村的人、财、物形成一个“抽水机”模式,单向流向城市;六是部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或各类拨款维持村级组织运转。七是部分村“两委”班子工作能力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这些是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破解的难题。
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清醒头脑、科学研判、抢抓机遇、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从国家形势看,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而长远的部署,提出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职业农民制度、拓宽乡村振兴融资渠道等制度和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从发展现状看,我们抓住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不断加大在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农村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同时,我县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招大引强、招专引先、招优引新,培育形成以雀巢徐福记、今麦郎食品、克明面业、五得利面粉、思念食品为龙头的百亿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培育了名品彩叶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这些都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从发展趋势看,生态、绿色成为目前发展的主色调,田园牧歌、碧水青山正逐步成为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乡村游、民宿游、农家乐成为热点从侧面可以证明这一趋势。同时,随着脱贫攻坚的决战胜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发展活力和动力将得到充分释放,农业将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将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将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聚焦重点,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结合遂平县实际,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抓住关键进行突破,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具体到当前工作而言,重中之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补齐发展短板。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调动贫困群众自强自立、争先脱贫的积极性。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完善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致富增收。
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四美”乡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很多探索,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集镇提升工程等一大批基础建设项目,引入北京首创建立了农村垃圾清扫、保洁、收集、转运一体化处理体系。今后我们要继续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善提升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加快集镇提升改造,推进农村村容村貌整治,绿化、亮化、美化农村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查处“散乱污”企业,取缔整治畜禽养殖场,开展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杜绝秸秆乱堆乱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突出“稳”字,稳定提高粮食综合产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以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为重点,逐步实现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突出“转”字,围绕“四优四化”,加快农业种养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优质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加强与县内外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沟通对接,发展订单农业,提高中高端农产品供给能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发挥来村网的示范带头作用,在遂袁公路沿线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带。突出“融”字,积极培育“互联网+”“旅游+”“生态+”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风文明。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提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对古建筑、古民居等文化古迹遗存的保护,深度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村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资源,发挥其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的作用。要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党员干部示范带动,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支部切实担负好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完善和落实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利益问题。加强矛盾排查化解,完善和落实基层矛盾调解化解制度,加大基层矛盾纠纷预警,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建设平安乡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涉黑涉恶势力,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发扬乡规民约、乡贤文化等乡村治理的优秀传统,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等评选表彰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作者系遂平县委副书记、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