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4日
西平: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县城

记者 王朝朝

 
  自全省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推进会召开以来,西平县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行动目标,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
  坚持一个引领,夯实国土绿化思想根基。近年来,西平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为目标,突出“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举全县之力,汇全县之智,大打一场国土绿化人民战争。一是提升站位。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国土绿化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县国土绿化工作。健全县委中心组、党员周二集中学习等制度,县四个班子领导带头学,党员干部集中学,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治理精神,建设国学文化园、铸剑文化园、法家文化园等7大主题游园,沿岸打造以海棠为主、多种花草搭配的绿化美化格局,彰显了“花海旅游新城”的魅力。推进嫘祖湿地公园等郊野公园、环城林带建设,加快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二是突出廊道建设这个重点。树立“有路皆林”的理念加大宽度、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抓好国道、铁路、高速公路等通道绿化提质;把硬化路面宽度6米以上道路定为县乡公路,完善廊道两侧50米以上林木绿化,选择优良高大速生乡土树种,营造了“人在树下走,车在绿中行”的生态廊道景观。三是破解农田林网这个难点。树立“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理念,按照“一路两沟四行树”进行栽植,不栽单行树,沟坡栽树要应栽尽栽,构建“木欣欣以向荣”的林网体系,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6万亩,农田林网控制率95.4%,有效提高了林网防护能力和经济效益。四是打造乡村绿化这个亮点。树立“村内果园化,村外森林化,集镇园林化”的理念,围绕“四美乡村”建设,坚持植树与栽花并举,常绿与彩叶并重,对村内进行绿化、美化、净化。村外建设环村林带或游园围村林,形成铺天盖地、遮天蔽日的绿化效果,只见树不见村,只见绿不见房,打造了“绿树村边合”的乡村田园风光。
  创新“四项机制”,强化国土绿化措施。坚持从创新制度入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提升国土绿化成效。一是坚持文明思想,树牢了绿色生态发展观。二是齐抓共管。实行土地绿化各级一把手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了国土绿化工作有力、有效、有序推进。高标准编制林业生产规划,召开现场会、汇报会、观摩会,增强了各级干部推进国土绿化的使命感、责任感,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创建格局。三是发动群众。在电台、电视台开设专栏,采取短信、微信、宣传画等形式,开展生态文化进校园、国土绿化宣传月、征文比赛等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宣传,提高了群众对国土绿化的知晓率,广大群众的生态观念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植绿、护绿、爱绿意识扎根于心。把握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工作要求,坚持科学规划,抓好重点,提升质量标准,统筹谋划,把国土绿化与百城提质建设、沟渠坑塘治理、农村道路整治等相结合,充分利用河道沿岸、道路路肩、村边房前屋后、沟渠坑塘周围等空间,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着力打造优美生态环境。
  夯实城区绿化这个基点,树立“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的理念,注重树种优良性、多样性,突出抓好街道绿化提升,形成了一街一品、一路一貌的道路绿化特色。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文章,全面实施小洪河、引洪河、南城河三河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出台通道绿化、农田林网、成片造林补助办法,采取公开招标、股份制经营、造林大户自主经营、与专业绿化公司合作等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林业生态建设。建立管护机制。通过拍卖、承包、返租、划入村集体等模式,明晰林木产权,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施飞防和地防相结合的防治方式,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5%以内。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河湿地公园可观测到的鸟类达60余种。充实林木管护队伍,恢复建立乡镇林管站,利用公益岗位和生态补偿资金,从贫困户中选聘400多名护林员管护林木,确保栽一片、活一片、成一片。建立参与机制。组织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组织进行植树造林,社会各界积极开展营造纪念林和树木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活动,建成共青林、巾帼林、企业林、夫妻林等基地20多个。组织驻村帮扶干部为贫困户栽植3~5棵乡土经济林果,既美化了贫困户庭院环境,又增加了群众收入。建立督导机制。成立多部门牵头的5个国土绿化督导组,在冬春造林关键时期深入开展巡查督导,激发动力,让西平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在绿色里,打造“春满乡村绿满城”的生态宜居美丽西平,为建设森林驻马店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