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城市治理的目标,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使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营商环境于企业就如阳光、水和空气于人,须臾不能缺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落实这一要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就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做到“忠诚担当为民”,真正做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
一、以“忠诚”情怀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员”
“忠诚是人生的本色。忠诚是信任的先决条件,没有了信任就不会有守望相助、荣辱与共、相濡以沫。于党员干部而言,忠诚的本色在于坚守初心、坚守对党的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6月25日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对于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济社会繁荣的主要指标是市场主体的活力四射和社会创造力的增加。营商环境是发展过程中体制性和制度性的具体部署,它的好与不好决定着市场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以“放管服”深化改革倒逼营商环境优化,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释放生产力。近年来,世界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这样困难的情形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杜绝以“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来发展经济,用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促发展,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这是政府自身的一场革命,目的在于重新构建政府和市场秩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打造服务型政府。在这样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中,党员干部的任务多、事务烦琐。因此,我们要忠于自己的初心,即便再苦再累,都要对党忠诚、牢记使命,守好理想的精神家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优化营商环境战略。
二、以“担当”情怀着力打通企业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命运与共、天下一家。中国人民防控疫情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充分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全球担当,践行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中国的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发起一轮又一轮驰援海外行动,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传染性疾病挑战,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中国人历来有担当,新时代更需要每个中华儿女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排名从2018年的第46位跃升至第31位。通过多年持续不断努力,我国营商环境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部分长期困扰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仍然存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9年曾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征求意见稿)》,解决问题的顶层设计已经出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正确的方向一经确定,剩下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狠抓落实,把工作部署具体化为一个个方案、一项项措施,分解为一个个任务清单,通过依法压减行政权力、扎实推进“市县同权”,按照“应放尽放、减无可减、放无可放”的原则将权力事项中除涉及重大敏感事项外进一步下放。营商环境的优化既需要有正确的顶层设计也离不开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为了更好地为干部担当营造有利的氛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9年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尽职免责”的表述引起了广泛关注。《条例》分为总则、市场主体、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附则7章,共68条。值得关注的是,《条例》在总则第五条中规定,国家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依法探索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过程中,工作出现偏差失误、未实现预期目标,但未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符合国家确定的改革方向、决策和实施程序符合规定,且勤勉尽责、未谋取私利、未损害公共利益的,依法免予追究责任。《条例》是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放手拼搏、敢于担当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广大干部轻装上阵,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争当促进派、实干家,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需要千万党员干部拿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意识。
三、以“为民”情怀精准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为民,强调服务意识,重视民众需求,与百姓心连心,真正做到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需。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遵循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回望党的光辉历史,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始终如一,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作为在宣传部门工作的同志,我们要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提高企业办事效率,通过“优化实体窗口服务”“提升帮办代办水平”和推广“政银合作”模式,提升政府的政务服务水平。对于工作程序设置中,群众不能很好理解的地方,要主动发现、积极解决。要强化宣传培训,广泛宣传企业开办减时间、减环节和新流程、新措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企业便利、民众便捷为结果导向。
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任时代变幻,经风雨磨砺,初心依然。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实践证明,无论面对怎样的复杂严峻局面,只要我们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为了群众办事更加便捷为出发点、以群众说好才是好为评判标准,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攻不下来的关口。
(作者单位:中共驻马店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