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父亲的日历

刘韬

  旧年的日历静静地挂在墙上,那些仅剩下的属于今年的日子就要沉沉落幕了。一生对日历情有独钟的父亲,一有时间就凝望着这些花花绿绿的纸页,伴着散发的油墨香,好像在依恋着转眼即逝的岁月。
  每年一入腊月,父亲去集市上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新年的日历装入囊中。买回家的新日历在挂上墙之前,他像小学生领回了新课本一样,翻看一遍又一遍,生怕哪个重要的日子会被遗漏或页码错漏。日历有很多版本,有印着百科知识的,有印着周公解梦的,还有印着农家谚语的。
  记忆里,识字不多的父亲把日历翻看完,便郑重地拿起铅笔,一边沉思一边在日历上标注,有时还特意把一些纸页翻折压实。长辈们的生日、故去亲人的忌日、家人外出的时间,还有什么时间种什么庄稼,父亲都一一注明。这种台账式的记录,无疑是当时农家最为简洁便利的生活计划书。
  父亲通常把日历挂在堂屋靠正门的墙上,十分醒目庄重。在父亲眼里,日历仿佛是一家人的生命刻度,只有每天数着这一页页的日子,心里才觉得踏实平稳。“年好过,月难熬,日子比树叶都稠,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日子。”父亲言语不多,却时时提醒我们一家人不可荒废时日,鞭策我们日日都要有进步。
  每天吃过晚饭,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像参加一种特殊仪式一样,恋恋不舍地撕下当天的那页日历。有时还念叨着,今天那件事得搭灯收收尾,不然拖到明天该误事了。有几次,由于白天贪玩,我的作业到晚饭后还没完成,父亲执意不撕掉当天的日历,严厉地让我补完作业直至我完全记住才肯让我上床睡觉。至今想来,那本微不足道的日历的确给我刻下了最初关于时间的记忆。
  父亲撕下的纸页,一张也舍不得抛弃,或叠在一起给我们当演草纸用,或备给几个年长的老人卷纸烟。我曾好奇这张薄薄的纸页为啥那么金贵?他笑着说:“这可不是纸啊,这是我们需要珍惜的日子。”那时幼小的我不完全明白父亲的话,有时一大早故意把当天的日历撕下来,甚至故意多撕一两张,一向疼爱孩子的父亲为这事丝毫不会原谅我。
  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雪雨,在近乎仪式般的岁月里,父亲的生活在一本本日历里行走。随着日历由厚变薄、由新变旧,曾经风华正茂的父亲,而今已是两鬓华发。日子周而复始,看似枯燥平淡,但这一本本日历却承载了父亲劳作一生的希望与收获。
  每到年末岁尾,日历只剩下最后一页时,父亲总会面带笑容把一家人叫在一起,计划着新年的事情。父亲那雷打不动标注日历的习惯,让生活变得细致而具体,把岁月镌刻得鲜明而生动。365个日子一天一页的记录,父亲手中的日历就像一把戒尺,“今日事今日做,一天一完结”的家训,让我时刻铭记于心、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