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才子巷里忆王粲

李雪阳 文/图


  在汝南县城南门里东侧,毗邻古城墙的一隅,有一条狭长的小胡同,胡同两侧的房屋很多已翻新,透过斑驳的院墙及零碎的地砖,偶尔还能嗅到一点远古的气息。这条寻常小巷有一个书香浓郁的名字——才子巷。因为这条小巷曾经住过被誉为“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为“曹王”。
  多少望子成龙、盼女为凤的游客领着孩子来到这条小巷内寻踪访迹、慕名参拜。才子巷里原有一口青石圆井,相传那是才子王粲亲手打的一口井,人称“王粲井”。慕名前来的游客惊于王粲的“异才”,总会让孩子饮上几口清澈的井水,希冀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能如王粲一样,过目不忘、聪慧过人。
  王粲,何许人也?才子巷为何会伴随着千年古城熠熠发光?一个秋日的午后,我悄悄地移步才子巷,用寻古探幽的情怀,努力去触碰一个早已离去却活在当地人内心的魂灵。
  王粲(177年~217年),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祖籍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他的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曾做过东汉三公,他的父亲王谦曾任大将军何进的长史。当年,他祖父任汝南太守的时候,年幼的王粲就随祖父生活在汝南。在汉室衰落、豪强四起的岁月里,汝南成了许多文人暂且苟安的一方净土。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汉献帝被董卓控制,西迁至长安,王粲也随同前往。初平四年(公元193年),17岁的王粲被召为黄门侍郎,世风日下、朝不保夕,活着有时候比尊严更需要勇敢,所以他没有赴任。不久,王粲从长安到荆州去投靠同乡——荆州牧刘表。刘表见他其貌不扬、身体孱弱,又不拘小节就没有重用。于是,报国无门的王粲就经常回汝南故里与民同乐,辗转生活了近15年。他现存《七哀诗》三首,其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中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生动传神,道出了王粲对乱世的愤恨和对难民的哀怜。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王粲归于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被赐爵关内侯,开始了他效国安民的夙愿。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国建立以后,王粲被任命为侍中,王粲与卫觊等人负责除旧布新,制定新的典章。在曹操幕府,王粲不但受到赏识和重用,而且他同曹丕、曹植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之间经常有诗赋往还,据《三国志》记载:“王粲有诗、赋、论、议近六十篇。”
  千百年来,汝南这条小小的才子巷,一直被当地居民引以为荣。有关王粲的传奇故事,宛若飞舞的蒲公英一样,随风四下飘扬、处处扎根。
  王粲出身于名门望族,年少时博闻强识,有过目不忘之才。他善于计算,能简捷地算出正确答案,并且擅长写文章,总是一挥而就,从来不用修改。一天,王粲和友人同行,看见路边有座古碑,就站在那儿朗读起来。友人问他:“你能背诵吗?”王粲回答:“能。”友人当即叫他转过身去背诵碑文,结果一字不差。
  有一次,王粲看别人下围棋,有人不小心碰乱了棋子,他说能帮着人家按原来的局势把棋子重新摆好。下棋的人不信,拿出块手帕盖在棋盘上,让他换个棋盘重摆,结果他竟奇迹般把棋盘复原了,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
  少年王粲随家人迁到长安后,德高望重的蔡邕,也就是蔡文姬的父亲,在朝廷位尊权重,经常车马满巷、宾客满座。一次,王粲在门外求见,蔡邕急得把鞋子都穿倒了出去迎接他。王粲进来后,满座宾客见他年龄很小、身材又矮,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公(王畅)的孙子,有非凡的才学,我比不上他。我家里的书籍文章,全部都应当送给他。”这就是成语“倒履相迎”的由来。
  王粲去世后,世子曹丕率众文士为他送葬。为表达对王粲的眷恋之情,曹丕对大家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一片驴鸣之声响起,这就是著名的“驴鸣送葬”。
  汝水汤汤,悬瓠千年。湮没于民间的才子巷、“王粲井”,道出了他博学多才、荣辱不惊的淡泊,道出了他谦逊善良、与民同乐的操守。
  才子巷里忆王粲,生在乱世能够怀一颗平常而善良的心忧国忧民,进而用才华殚精竭虑、辅君安民,这才是世人争相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