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 1月 25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 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我市新闻宣传系统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积极促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今年 3 月初, 市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戚存杰带领我市主要媒体负责同志, 赴江苏省考察媒体融合发展工作。3月 27日, 戚存杰部长主持召开我市媒体融合发展专题调研座谈会, 就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作出指示。今天本报刊发戚存杰部长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署名文章。戚存杰部长从提升站位、 内容为王、 移动优先、 改革创新等方面论述了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基本方针、 方法路径, 希望我市新闻宣传战线的同志们认真学习, 提高认识, 提振精神, 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发展, 为助推驻马店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报同时刊发驻马店日报社、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主要负责同志的署名文章, 介绍我市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以飨读者。
中共驻马店市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戚存杰
2019年 1月 25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要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地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供了根本遵循、 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解放思想, 提升站位, 改革创新, 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努力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 引导力、 影响力、 公信力,更好地传播正能量, 弘扬主旋律, 助推驻马店高质量跨越发展。
一、 提升站位, 重视融合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 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新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 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以前是 “人找信息” , 现在是 “信息找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紧迫课题” 的定位, 足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新闻舆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作出了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考察调研, 多次主持召开重要会议, 作出了 “全程媒体、 全息媒体、 全员媒体、 全效媒体, 信息无处不在、 无所不及、 无人不用” 的判断, 提出了 “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读者在哪里, 受众在哪里, 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 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 的要求, 并强调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 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 , 这些判断和要求, 从多个角度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当今不抓好媒体融合发展, 提升新闻舆论 “四力” 和履行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就无从谈起, 媒体生存也会陷入困境, 甚至会被时代所淘汰。随着媒体舆论生态、 传播方式和传播格局的重大变化, 我市主流媒体发展也遇到了重大挑战。近几年来, 我市积极推进媒体融合, 在推动媒体改革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创新探索, 积累了一定的新媒体技术和运营经验, 硬件方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但与兄弟城市的媒体和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一系列重要判断为指导, 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媒体融合的针对性、 重要性和紧迫性, 选准突破口, 抓住着力点, 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融合, 从谋长远的深度促进融合, 以促发展的热度推动融合。
二、 内容为王, 引领融合
媒体融合的前提是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但无论媒体如何融合, 新闻内容为王的原则不能变。媒体融合必将带来媒体生产流程、 盈利模式、 管理方式的变革, 内容为王一度受到质疑, 一些人主张、 一些媒体转向 “渠道为王”“产品为王”“技术为王” , 这是舍本逐末的短期行为, 只看到了眼前没有看到长远, 只看到了表面没有看到根本。新闻内容才是媒体生存的基石、 发展的王道和最有价值的竞争力。调查显示, 不少微信公众号沦为僵尸账号,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提供受众需要的内容, 而 “澎湃新闻”“今日头条” 等新媒体异军突起, 离不开政治性、 服务性、 真实性、 实效性都很强的新闻内容支撑。事实上, 在信息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的今天, 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 受众很难有足够的能力和时间去辨别真伪, 更需要借助媒体明辨是非,这就要求媒体必须由简单的 “信息提供者” 转型为 “信息管理者” , 内容为王的原则不是能不能弱化的问题, 而是必须强化的问题。内容为王的要义就是新闻要有真材实料、 真情实感, 真知灼见。只有坚守内容为王的原则, 才能真正适应受众多元化的需求。在媒体融合过程中,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我们要一如继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真实性原则, 以内容为王引领融合, 谋求发展。当前, 我市主流媒体初步形成了以报、 台、 网、 微、 端为一体的媒体传播矩阵, 通过自办和代为托管市直部门网站等新媒体, 积累了一定的新媒体技术和运营经验,特别是市广电中心大楼和驻马店报业大厦的建成, 为推进我市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今后, 我们要始终把办出品牌、 办出特色作为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担当使命、 履职尽责的根本途径, 提升原创意识、 精品意识, 不断推出有思想、 有深度、 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三、 移动优先, 多款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 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 牢牢占据舆论引导、 思想引领、 文化传承、 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 当前,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 成为新闻热点生成、 舆论发酵的主要策源地。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 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随着 5G、 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 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这决定了媒体融合的主攻方向无疑是移动互联网。因此, 我们必须明确并实施移动优先的战略, 大力发展移动新媒体, 促进传统媒体和多款移动新媒体如 “两微一端” (微信、 微博、 移动客户端) 等深度融合, 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 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 牢牢占据舆论引导、 思想引领、 文化传承、 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 尊重互联网传播规律。现在, 新闻传播已从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互动, 从 “我写你看、 我说你听” 的 “课堂模式” 转为平等对话的 “集市模式” , 我们要加强和网友的交流互动, 通过交流互动接收信息、 形成共识。新闻作品要首先在新媒体上传播, 但需要强调的是, 传统媒体的新闻作品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到新媒体上去, 我们要学会采写、 制作适合在新媒体上广泛传播的新闻作品。碎片化阅读是移动新媒体传播的一个突出特点, 要加强短新闻甚至是微新闻的报道, 这些新闻包括可视的、 动态的、 多维的直播、 视频等。移动优先能不能实现, 取决于用户和产品, 要加强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 提高聚集用户的能力, 提供用户需要和满意的产品。
四、 改革创新, 促进融合
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必将带来媒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深刻变革。媒体融合不是简单机械的一加一, 也不是此消彼长的一吃一, 不是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放在一块就行了, 也不是建个中央厨房就行了, 而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你就是我, 我就是你的合体。这个合体是由表及里的质变, 需要“溶” 和 “熔” 。当前, 媒体融合中存在着重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轻体制机制创新的现象, 没有真正形成适应融媒体生产的采编发网络和流程, 对用户需求和融媒体生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够深入, 没有真正实现分众化、 差异化传播。媒体融合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加强对媒体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需要我们强化 “互联网+” 思维, 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 打破固有的模式,优化整合生产要素,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媒体融合发展和全媒体建设将涉及媒体体制机制的深刻转型, 只有深化理念观念、 体制机制、 管理方式创新, 对媒体人事制度、 考评制度、 薪酬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再造, 才能重构策划、 采访、 编辑、 发稿流程, 才能实现报、 台、 网、 微、 端的资源共享, 才能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人才使用通道, 实现所有人员向全媒记者、 全媒编辑、 全媒管理人员的人才转型。推进媒体融合, 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 要大胆起用、 大胆引进新媒体人才、 全媒体人才。改革贯穿于媒体融合的整个过程, 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劳永逸, 媒体融合越向前推进, 越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流程优化、 平台再造、 资源整合、 要素优化, 注定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带来的不仅是媒体大变局, 更是机构改革的大调整、 融合生态的大变革、 运行机制的大突破、 业务能力的大提升。推进我市媒体融合发展, 就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 市委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安排部署, 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加快全员转变观念, 打破用人体制机制, 打通策、 采、 编、 播、 发等各个环节, 建立移动优先的考核机制, 推动各种媒介资源、 生产要素有效整合, 推动信息内容、 技术应用、 平台终端、 人才队伍共享融通, 打造形态多样、 手段先进、 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 公信力、 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 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媒体融合发展是时代所向、 大势所趋。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谁先行一步, 谁就会抢占先机和高地, 谁就能在未来把控住媒体发展的主动权, 谁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我们要在坚守初心、 坚持党性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前提下, 加强推进媒体融合的力度、 实现媒体融合的深度, 打造紧跟科技发展的 “四全” 媒体, 构建完整的媒介生态链条, 实现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最优化, 在移动互联时代牢牢占据舆论阵地, 服务受众、 引领导向, 为驻马店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