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21日
中原腹地加速崛起的现代化医药产业高地
——“十四五”期间驻马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综述
    超级工厂在朝阳的映衬下焕发出无限生机。

    工业园区一流的生态环境。

    美森药业现代化储罐车间。

    加快产业转型的开门子智能车间。

    平煤神马数字化安装车间。

    图① 蕴农植保智能固体车间,AGV搬运机器人穿梭于立体仓库。

    图② 不断创新的阿波罗研发团队。

    图③ 骏化发展实现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图④ 繁忙有序的马庄铁路物流园区。

  历经十六年发展,驻马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已经成为中部拥有较大产业规模实力、较强品牌影响力和投资最为活跃的省级高新区之一,综合实力、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承载功能和营商环境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
  “十四五”期间,高新区实现年工业产值400亿元,进出口贸易额超过60亿元,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工业企业8家,相较于“十三五”有了显著提升。目前,已形成以医药产业、新型化工和新能源材料产业为支撑的三大完整产业链,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与产业优势,成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
  ——四大产业园区崛起,绘就“中国药谷”新蓝图——
  产业,宛如高新区发展的强劲引擎,为其持续前行提供不竭动力。在“十四五”的宏伟征程中,高新区紧密围绕驻马店“中国药谷”建设这一重大战略,精心布局生物医药、植保药、动保药及医疗器械四大产业园区,滚动推进重点项目“三个一批”,如今已呈现蓬勃发展、势不可挡的良好态势。
  生物医药产业园无疑是高新区产业版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主要依托天方药业这一行业巨头,积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成功构建起原料药与成品药协同发展的产业集聚格局。目前,园区内已汇聚了天方药业、立诺制药、优凯制药、美森药业等众多知名医药企业,一举发展成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特别是总投资50亿元的“超级工厂”项目更是园区建设的点睛之笔。作为“中国药谷”建设的“筑巢引凤”工程和“示范带动”工程,该项目占地520亩,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园区采用“1+N”创新运营模式,即打造“1系列共享配套设施+N个标准化生产车间”。集中建设的共享中试平台、分析检测中心、蒸汽和电力供应、消防、污水处理、危化仓库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这一模式可集群式引进30多家企业入驻,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税收6亿元。目前,一期工程顺利建成投用,8家入驻企业已建成投产,主要生产抗肿瘤药、抗艾滋病药等高附加值特色原料药及其中间体;二期工程基本建成,已签约入驻14家企业,入驻企业已着手进行规划设计和设备安装。园区还专门成立了运营公司,为入驻企业提供涵盖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全方位服务,其建设和运营模式赢得了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
  动保药产业园规划占地1200亩,旨在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动保药生产基地。园区拟引进30多家兽药相关企业,目前已有华中正大、后羿制药等行业龙头企业率先布局。这些龙头企业的入驻,不仅为园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吸引了众多上下游企业的关注,为园区的产业集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园区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未来将形成完整的动保药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动保药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植保药产业园占地1500亩,聚焦于农药制剂、杀菌剂等环保型农药生产领域。园区拟引进20多家相关企业,其中60%的产品将面向国际市场出口。目前,园区已布局了富威生物、蕴农植保、康拓森、昌盛日化、力克化工等15家企业,撒尔夫、鹏顺化工、巧喜生物、曹氏天正等5家植保药企业正在紧张建设中。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有望成为中部最大的植保药产业基地之一。园区以环保型农药生产为导向,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药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医疗器械产业园规划占地500亩,致力于打造中部较大的医疗器械产业生产基地。园区拟引进20家左右医疗器械相关企业,随着园区的持续建设和招商工作的深入推进,未来将有更多医疗器械企业汇聚于此,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园区将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环境,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医疗器械的需求。
  四大产业园区犹如四颗璀璨的星星,在“中国药谷”的建设中交相辉映。它们以各自独特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模式,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化、高附加值的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集群“磁吸效应”凸显,链式发展活力奔涌——
  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与优质营商环境如同强大的磁石,吸引着投资汇聚、推动着产业腾飞。在高新区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尤为显著,正以蓬勃之势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规模初显,医药产业“群星闪耀”。至目前,高新区医药产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已建成医药项目26个,它们如同稳固的基石,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建医药项目17个,总投资139.56亿元,这些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为产业未来注入强劲动力;拟建医药企业16个,总投资88.2亿元,它们蓄势待发,为产业蓬勃发展储备持久动能。2024年,园区医药产业总产值150亿元。这一串串亮眼的数据,勾勒出高新区医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的清晰脉络。
  龙头引领,知名企业“各展神通”。天方药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是省内最大的化学药生产企业。它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心脑血管药物重点实验室和中原学者工作站等众多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平台如同强大的引擎,驱动着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华中正大作为一家全球化生物科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金霉素预混剂生产基地。其生物基发酵丁酸采用了高通量基因转导先进技术,丁酸转化率全球领先,展现了企业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卓越实力。后羿制药是集兽用药品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和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可填补国内空白,彰显了企业在动保药领域的创新突破。立诺制药专业从事头孢类系列原料药研发及生产,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头孢类原料药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链式发展,产业协同“携手共进”。产业呈现链式发展是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又一特色。骏化发展作为园区精细化工产业链主企业,其下游产品可广泛用于医药企业。DMAC在医药行业主要用于制作头孢、阿莫西林等原料药,冰乙酸作为医药原料、合成原料药,碳酸钠在医药行业主要用于生产医疗用玻璃瓶和医药中间体,乙酸乙酯在医药行业作为萃取剂。天方药业作为园区医药产业链主企业,其生产的发酵原料药、化学合成原料药又可为立诺制药、美森药业等企业提供片剂产品原料。园区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合作,形成了紧密的产业协同关系,不断推动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新区的产业集群正以强大的集聚效应、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特色尖端产品的支撑及链式发展的协同优势,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产业创新“三箭齐发”,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科技创新是高新区发展的灵魂,更是驱动产业升级、经济腾飞的核心动力。高新区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牛鼻子”,在聚力科技创新、加强招商选商、深化招才育企等方面精准发力,正以蓬勃的创新活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大步迈进。
  聚力科技创新,筑牢创新根基。高新区深知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通过一系列精准举措,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定期聘请专业人员,围绕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及智能化绿色化车间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为企业点亮创新发展的“指路灯”。同时,积极落实涉及企业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研发人才待遇落实、研发费用扣除等方面的政策,让企业切实享受政策红利,激发创新活力。
  目前,全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市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88个,其中省级以上高能级研发平台32个。2024年研发投入4.8亿元,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在医药产业领域,创新实力更是突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1家、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家、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博士后工作站2个,中原学者工作站1个。这些创新平台和人才资源的汇聚,为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加强招商选商,构建全链条发展模式。招商选商是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积极绘制原料药产业链示意图和重点招商目标企业图谱,通过专业园区招商、主题展会招商、专题推介招商、聘请大使招商等模式,精准发力,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在招商过程中,坚持“四项原则”,即符合产业发展定位、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符合投资强度标准、拥有科技研发团队,确保引进的企业具有强大的行业竞争力和科技含量。
  围绕原料药企业精准实施招商,推进“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形成全链条发展模式。上可对接骏化发展、金玉锋等精细化工、医药原料企业,下可连接天方药业、华中正大等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衔接和协同发展。这种全链条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全方位推进了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提质发展。
  深化招才育企,打造创新发展高地。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高新区以超级工厂为典型,积极探索“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企业、带动一次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在超级工厂建设中,高层次专业人才全程参与和指导,现已形成39人的管理团队。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端运营管理团队在超级工厂的概念提出、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近期,超级工厂一期8家入驻企业研发平台均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金海鲲科技公司租用4栋厂房,其总部位于上海,企业研发及项目管理团队成员52人;东岸生物公司研发中心位于南京,研发团队人员20名,与国内外多家特色研发平台建立深度合作。这些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和研发团队的建立,为园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十四五”的辉煌成就,为“十五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驻马店市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高新区将围绕“规模能级超千亿、再造一个高新区、创建成为国家级”的总体思路,聚焦“驻马店新质生产力发展策源地、中部战略腹地产业承接先行区、河南省重点产业链提升示范区、全国高新区新一轮改革试验区”四个建设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加压奋进,书写更加灿烂的发展新篇章,为驻马店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贡献高新力量。
  策划:汤 峥 撰稿:韩 旭 摄影:唐 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