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调研指导行政审批服务工作。
西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检查饭店后厨食品安全情况。
重大案情讨论会召开。
2022年10月,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西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优秀青年干部参加全省服务型执法“微宣讲、走基层”实战教学选拔赛。 本报记者 许 静 通讯员 吴 凡
“十四五”期间,西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省、市市场监管部门悉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强主体、提质量、稳秩序、保安全”的核心使命,明确角色定位,以攻坚之志和创新之策破解发展难题,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市场活力,筑牢了坚实安全屏障。五载春华秋实,该局荣誉殿堂再添璀璨星光,先后荣获“省执法稽查先进集体”“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铸就了闪亮的“西平名片”。
聚焦深化改革,厚植发展沃土,市场主体“青山常在”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该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以系统集成的思维优化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
制度创新,跑出服务“加速度”。大力推行“企业开办+N项服务”改革,将涉及6个部门的业务整合为“一窗汇聚”,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小时以内,全程电子化率达99.9%。创新设立全市首个“个体营业执照智能审批服务区”,254项高频行业实现“秒批秒办、立等可取”。全县新增市场主体4773户,存量53227户,呈现雨后春笋般的蓬勃生机。同步简化退出机制,推广简易注销,为市场主体善始善终提供便利,公告期由45日缩短至20日,5243户市场主体平稳有序退出。
降本减负,点燃创业“新引擎”。全面落实零成本开办政策,为新设企业免费刻制5枚实体公章,积极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等便捷模式,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让创业者在西平这片热土上轻装上阵。
梯度培育,赋能成长“进阶路”。深入开展“个转企”专项行动,建立梯度培育库,开通绿色通道,为新升级企业免费发放税控设备及印章,以“保姆式”服务护航成长。累计完成“个转企”223家,指导45户个体工商户成功申报“名特优新”,推动小微企业实现从“量的增长”到“质的飞跃”。
聚焦公平公正,织密信用网络,市场秩序“风和日丽”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监管是现代监管的支柱。该局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营造规范透明、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公平竞争,清除壁垒“筑坦途”。持续深化公平竞争审查,印发《西平县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工作制度》等3项基础制度,深入开展针对地方保护、价格垄断、网络不正当竞争等问题的专项整治,坚决破除各类“隐形门槛”“旋转门”,保障市场主体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信用分类,实施监管“精准策”。大力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5年归集信息123.91万条,为信用画像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度融合,信用风险分类抽查占比达89.58%,实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
协同联动,提升监管“合成力”。探索跨区域、跨领域协同监管,与漯河舞阳、平顶山舞钢等地建立跨市联合抽查机制,相关做法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广。5年来,共抽查市场主体4783户,跨部门联合抽查占比升至96%,有效避免多头执法,减轻企业负担。
信用约束,构建管理“闭环圈”。企业年报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0%以上。积极推行信用承诺制度,4.6万多户市场主体通过承诺快速取得许可或完成信用修复。同时,强化失信约束,累计将9531户次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752户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公示行政处罚信息2989条。坚持惩戒与修复并重,完成信用信息修复5254条,形成“褒扬守信、惩戒失信”的良性循环。
聚焦质量强县,夯实技术根基,产业竞争“骨健筋强”
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也承载着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与承诺。该局深入实施质量强县战略,不断夯实质量基础设施,为产业升级注入澎湃动力。
标准引领,擘画质量“新蓝图”。开展“一业一策”精准质量帮扶,成功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8个,推动39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11家企业荣获市、县级质量奖。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更是荣获“美豫名品”公共品牌授权,成为西平制造的杰出代表。
知识产权,激活创新“动力源”。全县专利授权量1900多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从2021年的42件跃升至2025年的87件,其中高价值专利17件;有效注册商标7648件。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优势企业2家,省级知识产权领军企业1家。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成效显著,鼎力杆塔专利产品产值占企业总产值比重超过80%,带动行业年产值达10亿元;万华畜牧通过专利转化实现产值1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突破1.5亿元,让“知产”变“资产”,为创新注入金融活水。
技术支撑,筑牢安全“防火墙”。创新建立“监、检、处”协同联动机制,食品抽检问题发现率提升20%,成为全市首个“抽检分离”改革试点单位。快检技术持续革新,被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确定为食品快检结果验证单位。深入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开展“手机变砝码”等科普活动30多场,加贴计量公证标签3800多个,让计量知识走进寻常百姓家。
聚焦安全底线,守护民生福祉,群众满意度“成色更足”
安全是民生之本,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该局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决守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底线。
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全链条”。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实现了后厨操作实时可视、可感、可知。推行“红黑榜”公示制度,倒逼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确保线上线下同标同质。成功承办省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示范性应急演练,形成的“西平模式”获国家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评价。
药械化安全,风险监测“一张网”。建立健全覆盖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的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网络。开展“安全用药月”主题宣传活动11次,发放科普资料6000多份,组织专业培训13次,全面提升药械化安全治理能力和公众安全意识。
特种设备安全,闭环管理“无死角”。积极开展“电梯安全宣传周”等主题活动32场,覆盖群众超5万人次。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覆盖258家使用单位,检验各类特种设备10784台(套),定期检验率保持100%。全县电梯全部纳入96333应急处置平台,实现实时监控、快速救援、闭环管理。
聚焦执法维权,规范市场秩序,消费环境“温暖如春”
执法有力度,维权有温度,消费才能有热度。该局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严格执法,彰显公平“正义尺”。全面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法制审核、听证程序和集体讨论,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确保执法“一把尺子量到底”,执法精准度和公信力持续提升。5年来,累计审核案件超1900件,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保持“零败诉”纪录。
包容审慎,传递监管“人情味”。积极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四张清单”制度。罚没金额逐年下降至78.88万元,较“十四五”初期降幅达65.5%。注重运用行政指导、约谈等非强制性方式,5年来累计免罚金额768.33万元,惠及市场主体1379户。
优化消费环境,打造维权“快车道”。以“放心消费在中原”创建活动为载体,围绕“安全、质量、价格、服务、维权”5个放心,培育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3家、县级257家,发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247家,累计退货金额达951.5万元。“十四五”以来,12315平台共受理投诉举报13840件,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挽回经济损失640多万元;县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83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69.7万元,消费者满意度持续攀升。
聚焦基层基础,锻造监管铁军,治理效能“优化跃升”
打铁必须自身硬。该局持续加强自身建设,着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市场监管铁军。
队伍建设,淬炼过硬“排头兵”。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全局持证人员252人。注重青年干部培养,该局优秀青年干部商乐乐在河南省司法厅举办的首届全省服务型执法“微宣讲、走基层”实战教学选拔赛中,力挫群雄,荣获漯河赛区第一名、半决赛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展现了西平市场监管人的卓越风采。
智慧赋能,插上监管“科技翼”。创新开发集成七大子系统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将1835家餐饮单位后厨视频数据实时接入,利用AI技术自动识别违规行为并推送预警,实现从“人海战术”到“智慧巡查”的转变。
机制探索,谋划长远“新篇章”。针对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权责不清、协同不畅等问题,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为“十五五”时期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回首五载征程,硕果累累,满目皆春;展望未来之路,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面向“十五五”,西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锚定“凝心聚力、实干兴西”总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续深化市场监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守牢安全底线,提升监管效能,为谱写西平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磅礴力量。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