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施一公与该校教师深入交流。
骄人成绩。
热火朝天。
校园美如画。 本报记者 黄育南 通讯员 黄永奇 文/图
在今年的高考中,驻马店高级中学文化课一本上线1420人,上线率74.5%,较2024年提升3.4个百分点。2人被清华大学录取,3人被北京大学录取,2人被西湖大学录取,7人被海、空军录取为飞行学员。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坚强领导。“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年多次到校调研指导,市直各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也不遗余力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学校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立足“重塑名校风范”发展目标,上下同欲,砥砺奋进,才使得这艘乘风破浪的航船,承载着莘莘学子的梦想,向着理想的彼岸奋勇前行。
优化育人环境 营造和谐发展“生态圈”
“在这次航空开放活动中,代表中国尖端水平的“20系列”战机携手亮相,燃爆全场,充分展示了中国空军制胜未来的决心、信心和底气。”2024年4月24日,在驻马店高级中学创新培养模式组建的“蓝天班”内,空军招飞局济南选拔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该校第一批入选“蓝天班”的50名同学介绍怎样成为一名飞行员。
2025年的高考中,该校培养出4名空军飞行学员、3名海军飞行学员,是全市唯一同时培养出空军和海军飞行员的学校。
驻马店高级中学始终把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资源整合为纽带,系统推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协同发展,全力构建高质量育人新生态。
学校依托国旗下讲话、重要节日、重大事件、社会实践等载体,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浸润式教育活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在革命文化、家乡文化、传统文化中以文化人、以德润心,让爱国主义和杨靖宇精神成为驻高学子的坚定信仰和精神归宿。着力开发校本教材,坚持把红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坚定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认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为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驻马店高级中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体育、学术等各类社团活动,着力打造活力课堂,营造儒雅、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科创社、NANA 美术社、清音广播社、腾跃文学社、合唱团等近50个学生社团,高校研学、驻高好声音、英雄杯篮球赛、七人制足球赛……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陶冶情操、淬炼品格、涵养精神、提升素养,营造积极向上、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高品质德育环境,为学生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学校坚持尊重差异性、提供选择性、突出针对性、蕴育独特性、实现可能性的总体原则,实施分层教学、分类培养,追求各美其美、成其所成的育人愿景,努力构建多样化的育人体系。
强化队伍建设 筑牢立德树人“压舱石”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驻马店高级中学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以校本研修为载体,以教育科研为平台,创新培训方法,提升专业素养,努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富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该校通过招聘优秀毕业生和引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优异的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充实育人队伍,缓解年龄结构不平衡的压力;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坚定不移推动师德评价考核机制和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建设,加强对教职工的管理教育和培训,增强全体教职工爱校荣校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创新教师培养途径,深入推进“青蓝工程”,通过入职培训、师徒结对、推门听课、讲公开课、师生同测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全体教师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增强,驻高教师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
坚持“以研促教、以研促学”的工作思路,该校从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入手,全面改善学校的教研生态,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要求教研活动突出磨课研题,按照定内容、定要求、定发言人原则落实集体备课;加强对教研活动的日常监督和科学评价,大力推行三种基本课型,规范完善基本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落实合作探究和当堂检测,关注学生听课和参与课堂的状态,确保课堂高质高效,从根本上改变课堂生态;加强“三读”检查和“三本”建设,优化作业布置和收查批阅,推动落实了教学进度、授课内容、学科训练“三统一”。至目前,三种基本课型已经深入人心,课堂神圣的观念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认同,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了明显提升。
坚持资源分配向班主任、高三教师、大工作量教师、教学成绩突出教师倾斜,以凸显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该校还配齐专、兼职心理教师和外聘教师,指导年级主任、班主任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现代健康理念、健康人格,并为广大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和帮助。
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人才培养“新引擎”
“课堂教学必须具有前瞻性,必须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视角,必须能够链接当下与未来,能够让学生适应未来的生活和终身的发展,这是育人方式改革的引擎所在。”学校管理团队对教育理念有着独到的见解。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针对新高考改革的“三个转变”“三条主线”“四项原则”,驻马店高级中学坚持站在成长的高度思考课堂,构建六维新生态育人模式,从价值文化、课程资源、教学模式、素养评价、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六个维度,推行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基于情境的互动式、启发式、体验式高效课堂模式,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努力实现从“解题”向“解决问题”和从“做题”向“做人做事”的转变。
该校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带领学生在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中步步深入;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体验高投入高认知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积极研究对接新高考、新课标、跨学科,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大单元的教学、基于学科大概念的教学、基于主问题或核心问题的教学成为课堂的新样态。“这种变化,激发并强化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自主学习的深度、合作学习的效度,形成了教学相长、健康和谐的师生学习共同体。”该校一名班主任深有感触地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夯实、学习方式得到变革,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得以彰显,以学习为主线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活动成为常态,从而实现了教学关系的双向重构。
驻马店高级中学还是全市乃至全省唯一一个成立校级科协组织的学校。近年来,该校致力于推进基于跨学科融合和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策略,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涵盖五大学科、科创教育、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内容的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在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多次获市政府的通报表扬和奖励,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科技活动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汇聚资源优势点亮学子前行“指明灯”
2023年4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来到驻马店高级中学,数千名学生在道路两旁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学长回家。
施一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弟学妹作了一场题为《科学英雄出少年》的报告。他从151年前的一张老照片谈起,一大批少年英才海外归来报效祖国,成为国之大者;151年后的今天,如何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引起现场学生的思考和强烈反响。施一公激励学弟学妹用科学武装自己,实现自我突围,成为未来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
在驻马店高级中学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优秀校友和爱心企业用温暖的行动助学、用励志的故事筑梦、用家国情怀铸人,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心系教育、心系母校的深厚情感。
建校98年来,驻马店高级中学一直以突出的办学业绩、优秀的教学质量领跑驻马店的高中教育,培养了施一公、张泽民、季新生、张磊、宋新宇等著名科学家和企业家。学校积极搭建平台,帮助情系母校和家乡的校友以不同的方式回馈母校和家乡。2010年,校友张磊等人出资设立了“高瓴奖学金”,用于奖励每年高考成绩优异的母校毕业生;2015年,退休教师花文朗的学生出资设立了“文朗奖学金”,用于奖励母校品学兼优的学生;2016年,校友李万顺捐资100万元,成立“置地成长基金”,用于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2024年4月24日,蓝天集团捐资100万元,支持驻马店高级中学成立飞行学员专项培养“蓝天班”,为怀揣空天报国理想的学子搭建优良平台……这些由校友捐资成立的助学公益项目,为部分困难家庭学生和有远大理想的优秀毕业生提供了坚实的圆梦保障,也为这些学生指明了奉献社会的人生发展方向。
从历史中走来,在奋进中成长。98年筚路蓝缕,驻马店高级中学始终以“领跑者”的姿态回应时代命题。站在新的起点,驻马店高级中学将继续奋楫笃行,砥砺深耕,全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创新高,以优异的成绩向建校百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