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7日
我市2025年秋播大麦品种利用意见
  大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子及其麦芽、麦草和麦根均可药用,秸秆经过科学处理后可作为反刍动物的优质饲草。我市一直是大麦优势主产区,而科学选用优良品种是实现大麦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关键。结合我市“西高东低”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性推广优良大麦品种,引导种植户科学选种,促进大麦单产提升。
  一、大麦品种特性
  (一)饲用型大麦品种:驻大麦4号和驻饲麦10号
  1.驻大麦4号:是以驻89039为母本、85威24为父本选择培育而成的超高产饲料大麦新品种。该品种为春性中早熟四棱皮大麦,株高70cm~80cm,全生育期 200天左右。该品种高抗三锈、白粉病,轻感条纹、黑穗、赤霉病,后期耐旱、耐渍性好。
  2.驻饲麦10号:是以西南Y121为母本、驻0408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获得。该品种为春性早熟多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90天左右,株高80cm~90cm,株型紧凑,蜡质重。该品种中抗条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高抗黄花叶病、感黄矮病,丰产稳产性好。
  (二)青贮用大麦品种:驻饲麦11号
  驻饲麦11号是以驻04088为母本、驻05070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获得。该品种为春性中早熟多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95天左右,株高90cm左右。该品种中抗条纹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高抗黄花叶病、感黄矮病,丰产稳产性好。
  (三)啤用型大麦品种:驻大麦3号和驻啤麦9号
  1.驻大麦3号: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以驻8909为母本、TG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该品种为弱春中早熟二棱啤酒大麦,株高75cm~80cm,全生育期200天左右。该品种高抗三锈、白粉病,轻感条纹、黑穗、赤霉病,耐渍耐旱,落黄好。
  2.驻啤麦9号:是以沪麦4号为母本、岗二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选育获得。该品种为二棱春性皮大麦品种,中早熟,全生育期190天左右,株高80cm左右。该品种中抗条纹病、中感白粉病、高抗赤霉病、免疫黄花叶病、感黄矮病,丰产稳产性好。
  (四)食用型大麦品种:驻大麦6号和甘垦5号
  1.驻大麦6号:是以驻大麦4号为母本、87017-3为父本选择培育而成的裸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属于春性中熟裸大麦,丰产稳产性突出,综合抗病性好。
  2.甘垦5号:是由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从美国引进的大麦高代材料NDL6~1中系统选育而来。该品种属于春性多棱裸大麦,全生育期90天左右,抗条锈病。
  二、品种利用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1.严格引种试验
  大麦新品种引入后,必须通过2年~3年的引种鉴定试验,观察其在本地的适应性、抗病性、产量和品质表现,避免盲目引种造成损失。
  2.合理轮作倒茬
  推行“大麦-玉米(花生)”等一年两熟制模式,减少病害积累(如根腐病、纹枯病等),提高年度种植效益。
  3.种子处理与播期
  种子包衣:播种前须使用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药剂进行种子包衣,有效预防土传和种传病害(如条纹病、根腐病)。
  适时播种:适宜播期为10月15日~25日,切忌过早播种,以防冬前旺长,遭受冻害并加重病害发生。
  4.针对性田间管理
  施肥:重施基肥,早追苗肥。啤酒大田需要控制后期氮肥的施用,以防止蛋白质含量超标。
  病虫草害防治:重点防控赤霉病(抽穗扬花期是关键)、蚜虫,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除草剂可用5%唑啉草酯乳油80ml~100ml,复配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 80g~100g,兑水50kg进行茎叶喷雾。
  5.适时收获与储藏
  收获期:最佳收获期为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此时籽粒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品质最优。
  收储方式:啤酒大麦要求“专场晾晒、单独储藏”,防止机械混杂和霉变,保证纯度和品质。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河南省甘薯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