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9日
近年来,新蔡县着力实施“兜底、转型、改造、助餐”四大行动,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幸福养老触手可及
  本报记者熊国森通讯员王卫中
  近年来,新蔡县聚焦老年人现实需求,着力实施“兜底、转型、改造、助餐”四大行动,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施兜底保障行动,让老人“暖心”。“我的腿有残疾,走路不方便,老伴儿身体不好,女儿智力障碍,镇里给我们办了低保、高龄补贴和残疾人补贴,钱直接打到卡里,太暖心了。”每每谈及这些,砖店镇汪寨村村民刘荣志夸赞不止。
  该县着力强化对特困、城乡低保、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范围,落实政策全覆盖、全方位。目前,该县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1.9万人、享受特困供养4082人、高龄老人补贴3.4万人、残疾人两项补贴8700人。今年以来,该县下拨临时救助资金105万元,切实解决困难群体遇到的突发性、紧急性、临时性基本生活难题。
  该县坚持“敬老院公益性质不改变、用途不改变,服务水平大提升”的工作理念,在优先保障集中供养需求,履行政府兜底保障职责的前提下,将20个乡镇(街道)敬老院逐步转型为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行服务范围扩展、生活设施扩充、安全设备扩增,现已成功转型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4所。面向社会开放,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一体化多元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逐步实现从传统的“养身”变“养心”。
  实施适老化改造行动,让老人“放心”。“您的眼看不见进出屋方便吗?”“进出顺畅得很。”日前,新蔡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在该县关津乡回访时,黄夹道村84岁的低保户李海峰老人满脸笑意,竖起大拇指夸赞。年事已高的他,此前因视力残疾,连日常行走都成了难题。如今,民政部门送来了“大礼包”,对地面进行了防滑处理,墙上安装了助力扶手,还发给了智能手环,不仅能监测老人身体状况,还能定位,老人外出更放心。这是新蔡县推进适老化改造的一个缩影。
  该县按照“自愿、安全、便利、经济”的原则,以舒心舒适为目的,因地制宜施策,根据需求,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户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纳入适老化改造范围。通过防滑处理、安装多功能护栏和扶手,配置沐浴椅、轮椅、手杖等基础项目,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让老人居住“放心”。该县总投资660万元,已对2300户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了适老化改造。
  该县整合社会餐饮企业、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机构中央厨房等现有资源,科学规划选址与功能定位,结合辖区老年人口分布,打造老年助餐场所;构建“个人负担一点、企业让利一点、政府补贴一点、慈善捐助一点、自愿帮扶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目前,已建成60个老年助餐场所;为区域内高龄、特殊困境、留守等老人,提供安全便捷的餐饮服务,缓解了“做饭难、吃饭难”问题,让老年人吃上热乎饭,温心又暖胃。
  “我们将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持续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打造‘新牌养老’服务,把新蔡老年人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新蔡老年人笑容更多、心里更暖。”新蔡县民政局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