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新理
快递业是我市经济发展与消费活力的“风向标”“晴雨表”。据河南省邮政管理局官网消息,2025年上半年,驻马店市邮政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5693.34万件,同比增长15.5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2981.82万元。不断增长的小包裹数量,印证了我市消费市场的持续向好趋势,彰显出强劲的经济动能。
每天下午3时,来自确山县邮政分公司和顺丰快递确山县营业部的快递车都会准时来到位于普会寺镇的车厘子种植基地。一箱箱新鲜的车厘子经过打成小包裹,扫码、装车,当天下午5时前便能进入邮件处理中心,待分拣网点封包后,当晚即可发运全国。“如今,快递业务进村,物流速度提升,车厘子的运输时间大幅缩减,品质得到了保证,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任。”确山县恒盛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
9月1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市区交通路西段顺丰快递网点看到,伴随着“滴滴滴”的倒车声,一辆满载快递的货车缓缓驶入,工作人员立即上前打开车门卸货,快递员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拣、装车、扫码等工作。仅十几分钟,一车车的小包裹就“各自归位”,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一个个小包裹的背后,是愈发畅通的物流渠道。
在位于市区乐山大道的京东速递网点,快递小哥李伟把装满的快递袋集包、装车。随后,满载小包裹的厢式货车从工厂出发,将揽收来的货物运回网点进行分拣。“近期正值开学季,客户日均发货近5万件,我们跟班操作到夜晚11时左右,确保小包裹能够及时发往全国各地。”李伟说。
除了车厘子外,小提琴、十三香、芝麻、花菇等也是我市电商特色产品。这类产品销售模式的改变,对物流快递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无缝衔接,才能更好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如何将这些特色产品从“田间地头”搬上“国人餐桌”?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和亮点做法,推动天中产品走向全球。出台了《驻马店市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支持引导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政策措施,效果明显。其中,正阳县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被商务部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确山县两次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成为我市第一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强县”。
至目前,我市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8个、省级示范县1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1家,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2家,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家。
一个个小包裹的背后,是不断释放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力实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不间断发放消费券、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进行品类扩围,为消费市场注入增量发展动能。
“来尝尝,如果喜欢,我们可以发快递。”9月2日,位于驿城区蚁蜂镇鲁湾村的春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李彬声音洪亮。
8月,黄桃、蟠桃、水蜜桃大量上市,李彬一家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妻子经常在直播间里为天南地北的客户挑选黄桃、蟠桃。
电商带货的魅力,李彬一家最清楚。
早在2022年,李彬就是鲁湾村第一批接触直播的人。6个月,他通过直播平台销售了价值5万多元的水果。
小屏幕,就这样给天中电商人带来好日子、装下“大经济”。
2025年1月~6月,农产品寄递累计完成业务量1165万件,同比增长110%,搭建了畅通城乡、惠及民生的农产品流通渠道。
我市统筹电商、快递等力量,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开展“一村一品一电商达人”培训,通过多种电商直播渠道,打造了多个网红生鲜单品和农产品电商示范基地,形成了“快递+电商”服务生态圈,不断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
一个个小包裹的背后,是“枢纽流量”带“经济增量”。
走进驻马店恒兴仓储物流园,上百台物流车辆奔驰不息,实现了300公里经济圈“当日达”“次日达”配送能力,助力农副产品、大宗货物、装备制造、消费类商品“大进大出”。驻马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驻马店国际公路物流港、驻马店公共保税中心、马庄铁路物流基地等龙头型、基地型项目释放强劲动能,带动提升中心城区物流枢纽能级,为物流体系建设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
从车马古驿站到国家物流枢纽,我市依托区位、交通和人口优势,着力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加快建设全国先进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交易集散地,促进“要素流量”转变为“经济增量”。
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驻马店市快递物流园规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27年,全市建成县区级专业化快递物流园区10个、乡镇级公共配送物流站190个、“一站式”快递物流点2630个、客货邮融合线路30条以上。
可以预见,未来小包裹快递物流还将继续“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