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5日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进民族复兴伟业
—— 我市社会各界热议以红色基因赋能现代化驻马店建设新篇章
  

本报记者 张遥驼


  青山巍巍,碧水汤汤。英雄的土地上激荡着历史的回响。
  8月21日,由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座谈会在我市召开,再次让驻马店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孕育了中原抗战摇篮的一方热土绽放光芒,引发我市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
  连日来,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和自豪,一致表示要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锐意进取、埋头苦干,锲而不舍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驻马店力量。
  驻马店是红色的沃土、英雄的土地,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故乡。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河南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相继进驻竹沟,刘少奇、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沉淀了丰厚的红色基因。
  “刘少奇同志到竹沟后修订完成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丰富党的建设理论的光辉著作。”走进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市直工委书记王红卫在陈列着《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手稿复印件的展柜前驻足,仔细阅读。“我们自去年10月份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系列活动,探寻发生在驻马店及周边地区的红色历史故事,就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抗战精神、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实践。”他表示,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把弘扬抗战精神融入机关党的建设全过程,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强大动力,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带头深化理论武装、带头夯实基层基础、带头正风肃纪反腐,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当好“三个表率”,在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这里曾是河南乃至华中抗战的指挥中心,是新四军发展壮大的基地和战略支撑点,走出了100多位共和国将军,不仅是天中人民的荣耀,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讲好这些故事,是党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市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李铁军表示,将继续挖掘研究驻马店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党史资源,不断深化驻马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与宝贵经验的研究、阐释和宣传,以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建设现代化驻马店凝聚磅礴力量。
  熊熊烈火在一代代青年心中燃烧,抗战精神在一代代青年身上传承。在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内,团市委正组织几名青年党员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久久回荡。
  “驻马店承载着厚重而璀璨的红色文化,它像一座蕴藏无尽精神宝藏的富矿,使青少年从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团市委副书记胡涛表示,将全力当好青少年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培育者,把抗战精神转化为青春动能,以基层宣讲为抓手,组织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宣讲团运用“青言青语”讲好抗战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同时,结合天中红色资源,开展青少年教育实践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在现代化驻马店建设中展现青春作为。
  青年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河南省委迁至竹沟,这里成为河南乃至华中的指挥中心,吸引了大批有志之士云集此地。后又按照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模式,创办了多期教导队和党训班,先后向全国输送抗日基干武装4800多人,是中原地区的革命摇篮。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当代驻马店人才工作的不竭动力。”市人才工作服务中心人才开发科副科长魏全生表示,将学习抗战先烈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神,聚焦驻马店发展需求,创新引才育才机制,营造良好人才生态,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驻马店建设;同时,将红色教育融入人才引进和培训等环节,让广大人才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坚定理想信念、矢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滋养,助力他们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为现代化驻马店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绿树掩映,青砖灰瓦,一座古朴的四合院静静矗立。在驿城区古城街道李湾村(原属确山县),“杨靖宇将军故居”内访客不绝,院内东西两侧的槐树和石榴树,迸发着勃勃生机。
  “这是杨靖宇将军少年时种下的,如今枝繁叶茂,就像他当年在这里播下的信念。”李湾村居委会主任赵新友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家乡儿女,杨靖宇将军的精神时刻鼓舞和激励着大家前行的步伐。将全力守护好、传承好、发扬好这份宝贵的红色遗产,把弘扬抗战精神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打造红色品牌,让红色文化成为推动家乡发展的强大引擎,让乡亲们的日子比石榴果还红火。”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从革命老区到发展热土,战场在变化,时代在变迁,而顽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依然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传承,一段新的传奇正在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