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暗房里的光
——给1937年先辈的信
  尊敬的先辈:
  此刻,夏夜的微风拂过书桌,我刚刚看完电影《南京照相馆》。银幕熄灭,眼前却清晰地浮现你们的身影——那些在1937年寒冬蜷缩于南京吉祥照相馆暗房中以生命显影历史真相的无名者。请允许我穿越时空的硝烟,向你们诉说后世的回响。
  我手中紧握的是一枚生锈的邮差徽章。它属于一位在南京保卫战中失踪的邮差。当电影里邮差苏柳昌为帮陌生人寻信错过逃生列车、最终为保留日寇罪证而献出生命时,我仿佛看见他的背影。这枚徽章与苏柳昌衣襟上那枚何其相似!这小小的铜片,是乱世信使未竟的使命,也是连接我们血脉的冰冷信物。你们可知?当年苏柳昌拼死守护的日寇暴行底片(原型是罗瑾冒死保存、吴旋接力守护的“京字第一号证据”),此刻正安然陈列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展柜中,成为联合国认证的世界记忆遗产。你们用酸液和鲜血显影的每帧暴行与这枚徽章一样,都是钉入历史虚妄的铆钉,让谎言在铁证前无处遁形。
  那幅万里长城的幕布已在神州大地化作真实的脊梁。电影里最锥心的泪点,是众人诀别前立于照相馆幕布前的场景。当老金颤抖着拉下幕布——故宫的朱墙、杭州的柳浪闻莺、武汉的黄鹤楼次第展开,最终定格在巍峨的万里长城。你们含泪抚摸幕布上的万里长城,发出寸土不让的誓言。
  先辈,你们可曾想象?如今,高铁正呼啸着穿行于你们用血肉之躯守卫的关隘,孩童在中山陵下放飞纸鸢。当年那位被日寇逼迫抱着婴儿尸体微笑看镜头的演员毓秀姑娘,若知今日紫金山巅,女科学家正用天文望远镜探索星辰,定会含笑慰藉。你们在方寸幕布前守护的山河,早已铺展成万里江山的壮阔画卷。这,是否就是你们以生命守护的明天?
  暗房里的光,从未在时代的长夜中熄灭。电影结尾,黑白的历史照片渐次叠化为今日南京璀璨的街景。邻座一位青年低声说:“当年你们用酸液守护真相的底片,今天我们在芯片上雕刻未来的光刻机。”这句话如电流般击中了我。你们在枪口下保存底片的孤勇,已熔铸进当代人的骨血:扶贫干部在悬崖峭壁间架起的钢梯,是你们百折不挠精神在云端的延伸;科研团队面对技术封锁时熬红的双眼,与你们在暗房显影池前紧抿的嘴唇如出一辙。
  电影散场时,影院灯火通明却无一人起身。一个小孩子问他的爷爷为什么没有彩蛋,白发老者对孙子呢喃:“这部电影没有彩蛋,但是你走出影院抬头所见一切皆是彩蛋。”我想,你们最珍视的彩蛋,或许是此刻——万家灯火、国泰民安。硝烟,终于成了童话书里模糊的注脚。
  底片或许泛黄,但显影真相的勇气永存。此夜执笔,窗外月华如水,恰似当年显影池中浮动的微光。先辈啊!请安心长眠,山河今犹在,你们点燃的星火,我们守护、传递,直至永恒!
  此致敬礼!
  关程颢
  2025年8月15日
  (关程颢,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级33班学生,指导老师:温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