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国喜 通讯员 闫 涛
在驻马店市中医院皮肤科诊室,总能看到一个俯身观察患者皮肤的背影。他就是隋克毅,一位用二十年光阴守护“人体第一道防线”的皮肤科医生,以专业与温度诠释着新时代医者的使命担当。
医路初心:在见习中领悟生命重量
“很多人觉得皮肤病不致命,但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超乎想象。”隋克毅常说。2005年,当多数同学选择外科、内科时,隋克毅却毅然踏入皮肤科领域。那次改变人生的见习经历,至今仍在他心中激荡:一位银屑病少女因全身红斑脱屑闭门不出,治愈后第一次穿上短袖时,眼中闪烁的泪光让隋克毅明白——皮肤医生治愈的不仅是病灶,更是被疾病禁锢的灵魂。他建立的“皮肤-心理”双重评估体系,要求每位患者首诊时完成心理量表测评,这项创新使治疗依从性提升40%。
匠心独运:破解疑难病症的“皮肤侦探”
面对辗转全国求医8年的顽固性银屑病患儿,隋克毅创新性提出“药-护-养”三位一体方案:中药辨证内服控炎,皮损放血缓解瘙痒,配合淀粉浴保湿护理。当看到患儿父母因家境贫寒欲放弃治疗时,他主动申请减免部分费用。经过半年综合治疗,患儿重返校园。这个案例获评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案例”。在学术领域,隋克毅带领团队建立豫南地区首个皮肤镜图像数据库,收录典型病例1200例。他主导的《火针治疗慢性湿疹》课题获驻马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的《银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被《中华皮肤科杂志》收录。
心灵按摩师:诊室里的温暖叙事
隋克毅的诊室有个特殊规矩:每位患者问诊时间不低于15分钟。他独创的“三步沟通法”——倾听困扰、共情体验、重建信心,使患者满意度达98%。一位康复患者说:“隋医生从不戴手套检查,他说‘触摸能传递温度’,这种尊重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不是‘怪物’。”他的手机存着3000多个患者微信,组建的12个患者互助群覆盖2000多人。2020年疫情期间,他通过视频指导封控患者调整用药,联系志愿者送药上门,相关事迹被《河南日报》报道。
薪火传承:培育皮肤科的“未来军团”
作为河南中医药大学优秀带教老师,隋克毅创立“临床-科研-科普”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他设计的“皮肤镜实操工作坊”,要求学员先独立观察50例典型病例再讲解要点。带教的17名研究生中,5人已成为三甲医院骨干。他制作的科普视频《痤疮防治十二问》在抖音播放量突破200万,获河南省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
大爱无疆:行走在乡间的“皮肤使者”
从2015年起,隋克毅每年带队深入偏远山区义诊。在确山县石滚河镇,他发现当地儿童湿疹发病率达37%,随即建立“乡村皮肤健康档案”,培训村医掌握基础诊疗技术。他倡议设立的皮肤病专项救助基金,已帮助 43 名贫困患者获得治疗。二十载春秋,隋克毅诊治患者超 10万人次,收到感谢信 327封、锦旗113面。但他最珍视的,是患者康复后发来的生活照:曾经不敢穿短袖的可爱女孩在泳池自信微笑,因银屑病自卑的男孩勇敢追求爱情。这些瞬间,正是对“医者仁心”最生动的诠释。
当夕阳的余晖洒满诊室,隋克毅又开始了晚间问诊。他的手指在皮肤镜下游走,眼神专注而温暖。这位在微观世界守护生命尊严的医者,正以精进的技术与深沉的仁爱,续写着新时代医者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