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小区治理难 人大代表“善治”有妙招
本报记者 张新理

人民街道人大工委积极落实人大代表参与社区治理协商议事制度,增强小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资料图片)

  “我们小区的电线、网线乱得像蜘蛛网,很多都老化了,希望物业公司配合有关部门重新调整。”
  “小区内能不能增加垃圾桶,我们要跑很远才能倒垃圾。”
  近日,在驿城区人民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驿城区人大代表陈刚强等正在倾听辖区居民心声。他们把一个个诉求详细记录下来,然后一起商量破解之策。这一幕是近年来人民街道人大工委积极落实人大代表参与小区治理协商议事制度,通过人大代表参与问题楼盘治理、推进解决老人社会化养老问题、帮助居民化解矛盾纠纷,将人大代表的依法履职监督、服务保障民生、助力社区高质量治理等职责纳入网格管理中,让小区居民切身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能看得见、摸得着。
  “过去我们反映问题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直接找人大代表就能解决。”人民街风中社区居民李女士说,她反映的小区楼道清洁问题,从提出到解决只用了72小时。据统计,人大代表联络站运行3年来,累计接待群众1200多人次,解决民生问题267件。
  “借助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汇聚人大代表以多元协商治理小区合力,助推民生项目落实暖了居民的心,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焕发勃勃生机。”人民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黄偲说。
  聚焦老人养老大民生,办好居民心头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成为社区居民关注的焦点。人民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人大代表走访接待、实地查看,主动为街道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建言献策、链接资源,推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模式不断创新,养老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升,让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每天中午11时30分,人民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都会飘出阵阵饭香,88岁的李奶奶坐在适老化餐桌前,护理员帮她系上餐巾。“这里的饭菜软烂可口,还有医生定期检查,我在这里孩子很放心。”李奶奶说。
  在驿城区人大代表孟瑞霞的努力下,驿城区人民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于2023年9月7日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运营,配备护理区、医疗区、手工活动区、康复中心等。孟瑞霞还会带志愿者开展居家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行等居家养老线上线下生活服务。
  参与问题楼盘微治理,真情服务居民零距离。问题楼盘是城市治理中的顽疾,涉及产权纠纷、物业管理等方面,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人民街道人大工委结合工作实际,将辖区13名人大代表下沉到社区网格里,利用“线上+线下”及时倾听居民呼声,掌握小区居民需求;开展选民接待日活动,面对面了解居民服务需求并提供各种帮助。
  中央帝景小区因开发商挪用业主维修基金,导致近600户业主无法办理房屋产权证,成为居民口中的问题楼盘。驿城区人大代表、人民街道风中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马雪峰通过“人大+网格”参与协商议事,解决了该小区无房产证的问题。这一解题过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人民街道人大工委首先整合小区居住的所有人大代表资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小区业主委员会、楼长、单元长的推选;其次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大走访行动,听取小区业主意见和建议,逐项列出问题清单;再次是协助社区开展小区社情民意收集上报、法律法规宣传等;最后在多名人大代表的推动下,该楼盘的开发商通过租赁形式盘活了146个闲置停车位,政府利用盘活的资金成功为业主办理房产证。同时,把“红色物业”与基层社区治理深度融入,提供有温度、有速度的服务,解决居民身边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实际行动诠释“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赢得小区居民的一致认可。
  灵活运用“枫桥经验”,当好群众解忧人。近年来,人民街道人大工委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基层矛盾调解”机制,以“代表入网格”活动为契机,发现居民身边存在矛盾纠纷“苗头”,通过面对面聊天、拉家常的方式与居民及时沟通,确保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现场,做到矛盾纠纷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至目前,人大代表参与邻居矛盾纠纷、小区楼体裂缝、停水停电等问题336起,成功化解329起,化解率达98%。
  驿城区人大代表李万结在一次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市区风光路中段一小区某住户家中漏水毁坏了楼下邻居的木地板,邻里之间矛盾纠纷不断升级。“我和社区网格员多次上门调解,组织召开3次协商议事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两家人握手言和。”李万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