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 祥)近日,在泌阳县马谷田镇下河村王妮采摘园,连片的梨树绿意盎然,饱满圆润的酥梨挂满枝头,浓浓果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村民正在果园里采摘酥梨。
“我承包了100亩果园,依靠直播卖货,每日发货量超百箱,加上游客采摘购买,果子供不应求。”该采摘园负责人王妮说。
下河村利用地理优势,依托万亩果园品牌带动,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丰富林果品种,并通过科学种植、品牌包装、电商直播,形成种植、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果农年均收入达10万元,万亩果园成为当地群众的“聚宝盆”。下河村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立足地域优势,按照“一村一品”模式,扩大产业规模,让产业红利惠及更多人。
马谷田镇是泌阳县林果产业重镇,这里的万亩果园拥有九大系列36个品种、100多万株果树,主要生产梨、桃、杏、李、柿等林果产品,年产值达1800万元。
近年来,泌阳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香甜的果实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奏响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美好乐章。泌阳县持续深耕特色产业,从零星桃树到万亩桃园,从传统售卖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桃产业不断蝶变升级。如今,借助电商东风,盘古大地的鲜甜果实走进千家万户。这不仅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成果,更是老区群众迈向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泌阳县按照“选准一个产业、依托一个龙头、打造‘一村一品’”的思路,因地制宜,先后建成贾楼乡万亩桃园、马谷田镇10万亩梨园等一批特色林果基地,做大产业集群效应。全县建设百亩以上林果基地200多个,成立林果专业合作社30多家。目前,泌阳县林果种植面积30多万亩,年产量20多万吨,总产值超1.3亿元。
同时,泌阳县还注重科技赋能,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果农种植管理水平,保障果品质量。在政策支持方面,针对产业发展难点,在财政支持、融资保障、宣传推介、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充沛动能。
“泌阳县将继续以特色林果产业为抓手,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把特色林果产业打造成富民增收的重要产业,铺就村民致富路,助力乡村振兴。”泌阳县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