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俊涛
在我记忆深处有一种难忘的味道,那就是缕缕炊烟的柴草味。在老房子的厨房里有一口大锅,每逢佳节,奶奶就会在大锅里蒸煮美食,柴草香味伴随着炊烟袅袅升起,弥漫在老房子周围。每当闻到这股香味,我就丢下手中的东西,飞奔向厨房。我尤其喜欢吃红糖发糕,这是在节日里才会出现的一种糕点,红糖加上面团,在沸腾的水中煮熟,冒着气泡的发糕膨胀成金字塔的模样。奶奶做发糕的手艺是精湛的。每次接过她手中的那一碗发糕,我都欣喜若狂,不到几分钟就吃得精光,有时连黏在碗底的杂碎都要吃干净。
炊烟里的柴草香味与大锅里发糕的甜结合在一起,变成了我对家乡、对亲情的一种思念。炊烟好似一根线,一头系着家乡,一头紧紧系着我的心头;发糕好似一块记忆,无论我在何处看见它,都会思念远在南方的亲情。它们陪伴我度过了稚嫩的童年岁月,成为我生命中难以忘却的记忆画卷。
清晨,村子早已升起几缕炊烟,晨雾弥漫在整座村子。当阳光透过晨雾照耀在瓦房上的一刹那,炊烟变得清晰可见。春天清晨时常会有微风吹过,在这股夹带着柴草香味的春风袭来的时候,我便会闻到邻居家做早餐的味道。
“四公,你家今天早上吃肉包子吗?”我站在家门前的花盆旁朝着四公家大喊。
“是啊,都被你闻到了,一会儿过来吃啊!”四公推开房门冲我笑着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跳着欢乐的步伐回家拿上碗筷去四公家吃早餐,童年的记忆伴着升起的炊烟被珍藏。
家乡清晨从第一缕炊烟开始,夜晚也是从最后一缕炊烟结束。傍晚时分,从幼儿园走回家,路上会看见炊烟在空中飘动。炊烟像是在进行着比赛,随着晚风的流动,有的被冲散,有的则是越升越高。
炊烟还喜欢无声地呼唤,每当在外玩耍,忘记时间的时候,我便抬头望向家的方向,只要看见那熟悉的炊烟从屋顶升起,就知道这是妈妈在呼唤我回家吃饭。
如今,站在童年玩耍的地方,却再也看不见那升起的炊烟,家的方向被新建的楼房挡住,我只能闭上眼睛,透过记忆用心灵去寻找从前那缕升起的炊烟,才能看清家的方向,还好记忆犹新,以至没让我迷失最初的路。
走进老房子的厨房,灶台早被替换,只看到,那面整天被炊烟洗礼的白墙没有被推倒,凑近一闻,乡愁的味道没有消散。尽管现在很难在村里看见袅袅升起的炊烟,但是童年的记忆画面永久地刻印在我的脑海当中,炊烟已经变成了我心灵深处的一种印记。只要站在曾经的土地上,便能透过心灵的窗看见童年的时光,安宁与温暖从记忆里走进我的心上。
家乡的炊烟是我心灵的依托。无论身处何方,每当看见升起的炊烟,我总会蓦然想起家乡。那是我童年成长的地方,是我无法割舍的温暖港湾。记忆不断,乡愁弥漫,我爱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