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近日,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发布。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中国大市场展现强大韧性,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的关键力量。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夯筑起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坚实依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一)
超22万个注册主体,日交易电量规模达38亿千瓦时,市场电量规模超过英国、法国、德国三国用电量总和……
6月28日,涵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5省区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标志着全球最大、最繁忙的“电力超市”开门营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打破省级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多省区电力资源统一优化,煤电、核电、风电、光伏等所有电源类型,与工业用户、售电公司、大用户面对面现货交易,电价随供需实时波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发挥。
拥有14亿多人口和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近1.9亿户经营主体,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经济版图纵深广阔,市场规模巨大且持续成长。
今天的中国大市场,1天之内会发生什么?
超过1万列铁路旅客列车在神州大地上穿梭开行,近340亿元实物商品在网上交易买卖,超过5亿个快递包裹投送到消费者手中,有1200多亿元货物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进口或出口贸易,2.4万户新设企业如雨后春笋萌发生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审时度势、着眼全局、谋划长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层面作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决策部署。
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时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2022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对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顶层设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部署……
锚定方向,只争朝夕。
迭代发布5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集中清理4218件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开展新出台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从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地方约束、规范竞争秩序入手,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医保实现跨省域直结,网购实现跨平台支付……
“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说。
持续构建高效规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近日,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相较于2020年首轮活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车型目录清单从60款增至124款,产品从单一家用车拓展至越野车、商用车、皮卡等,特斯拉也首次进入下乡车型目录。
5年变迁,见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跻身世界前列,广阔城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带动产业投资、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售后服务等全链条发展。
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持续破除民间投资各类准入壁垒,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从增加收入、促进就业、扩大优质供给和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综合施策……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有助于促进国内市场高效联通,打通从市场效率提升到劳动生产率提高、居民收入增加、经营主体壮大、供给质量提升、需求优化升级的通道,“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坚持打造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6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增加规定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修改完善治理平台“内卷式”竞争方面的规定等。
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贯穿法律全文。
从完善政绩考核到加强反垄断执法,从增强行业自律到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多地政府、多个行业协同发力,打响“反内卷”攻坚战……
外媒评价说,中国在推动经济回稳向好的同时,正致力于解决结构性问题,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运行的效率。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等市场乱象,坚决打击侵权假冒、制假售假行为;加强标准制定,追求更有“技术含量”的价值竞争……更多举措着眼于以公平竞争淘汰低效、激励创新,更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着力推进互联互通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奔驰在神州大地的“复兴号”,能带动中国轨道交通产业链上多少企业?
“动车组全产业链企业关联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国内20多个省区市2100多家配套企业,产业拉动效应达1:5。加上轻轨、地铁等产品序列,带动6900多家企业。”“复兴号”制造企业、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说。
如今的中国高铁,国内营业里程突破4.8万公里;全球市场上,雅万高铁开通运营、中国高速动车组出口欧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高铁技术体系加速“出海”。
肯尼亚农场里刚刚剪下的鲜嫩玫瑰,一天多时间就能抵达湖南长沙,并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特斯拉首批商用储能电池从上海港运往澳大利亚,更多新能源产品实现中国生产、全球交付;持续扩容的免签“朋友圈”,“即买即退”的离境退税政策,让“中国游”“中国购”火遍全球……
打破区域、行业、市场等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在加快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进程中,不断增强对全球优质资源要素的吸引集聚,塑造出我国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
近期,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航空前置货站启用,最多可为企业节省地面物流成本近30%;今年前4个月,全国省际贸易销售额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为40.4%,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全国已有24家数据交易机构开启互认互通,数据流通成本大幅降低……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市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的面貌。”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说。
今天的中国,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持续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以更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
一项行业准入的放开,能释放怎样的发展活力?答案是:5年,增加1倍。
2019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在养老服务需求大幅增长和各类政策支持引导下,社会投资加快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41万个,其中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9万个,与2019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倍、1.2倍。
市场准入是各类经营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制度型门槛。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试点着手,我国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历经4次修订,清单数量从2018年版的151项压减到2025年版的106项,一大批行业领域得以放开,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破与立的辩证统一:既要针对突出问题集中攻坚,拆除“篱笆”;又要久久为功,善于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进一步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和配套制度,培育企业成长的“沃土”。
完善制度,保障市场机制有效运行,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
某地政府一份含有“区内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本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公告引发热议,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在专项督查中发现该公告违反公平竞争审查规定,督促相关部门抓紧修订。
2024年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施行,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措施纳入审查框架,让政府“有形之手”尊重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律,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是市场体系高效运行的根本。
着眼长远,健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的顶层设计。《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发布,以统一的制度规则筑基统一大市场。
瞄准关切,破除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实践运行中的障碍。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推动船舶检验全国“通检互认”,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
让劳动者工作生活更加便利,让人才流动渠道更加畅通,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应有之义。
扫描身份证,查询参保信息,打印参保证明……在河北三河市政务服务燕郊中心,市民高女士用了不到1分钟,就在自助服务终端机上打印好北京参保证明。
“中心设置了两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相同的自助服务终端机,通过远程互动、异地收件、材料邮寄等方式,能够办理北京3477项、天津545项、河北2746项政务服务事项。”三河市政务服务燕郊中心负责人石松说。
我国每年约有1.5亿跨省流动人口。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通过打破行政边界,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推动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异地异店退换货、公积金异地取用等,民生痛点得以不断破解,促进了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扫码看全文 (据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