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 祥 通讯员 刘思源)近日,泌阳县郭集镇西马庄村的绿色家园金蝉合作社里一片热闹景象,数十名村民围坐在一起,熟练地将刚出土的金蝉串成串,准备外销。
自郭集镇党委将金蝉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抓手以来,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从土地流转、技术培训到市场对接全程保驾护航,让金蝉产业在本地扎下了根。眼下正值金蝉采收旺季,每日采收的新鲜金蝉需要及时处理,供应市场,这让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了“新活计”。
“以前农闲时没事干,现在每天来合作社串金蝉,一天串上千串,能挣百十块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村民王大姐一边麻利地穿金蝉,一边笑着说。
为了让金蝉卖上好价钱,西马庄村党支部主动对接外地客商,按照市场需求统一规格制作。党员朱建强带头学习串制技巧,再手把手教给村民,确保每一串金蝉大小均匀、品相美观。合作社还专门开辟了串制车间,配备了遮阳降温设备,让村民在舒适的环境中务工。目前,每天能加工金蝉串两三万串,远销安徽等地,仅此一项就带动20多名村民日均增收100多元。
“党建引领不是一句空话,就是要让产业落地,让村民得实惠。从养殖到加工,党员冲在前,群众跟着干,这金蝉串起的是产业链,更是党群同心的凝聚力。”西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屈春旺说。
如今,在郭集镇的金蝉产业已形成“养殖—采收—加工—销售”的完整链条,而村民手中的金蝉串,正是这条产业链上最鲜活的一环。